自從父親陳善道宣判了她的命運后,她的臉上一直沒有表露出絲毫或悲或喜情緒,而是平靜地接受了。
陳晏平曾問過她“你心中對此是否有怨”
陳素繪用沒有波瀾的語氣回應道“作為陳家的女兒,我自幼在族中享受優厚的待遇,有山珍海味為餐,有綾羅綢緞為衣,有仆從丫鬟侍候,也從不需要為了修行用的丹藥而拼死拼活。
“與天下絕大多數人相比,我生于陳家,已算是天大的幸事。如今家族有難,我自然而然應該挺身而出,怎會有怨”
聽到她的話,陳晏平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
他知道自己這個妹妹一向聰慧過人,在修行方面也極具天賦如今她年僅二八,卻已有第三境巔峰的修為,只需要找到一件合適的本命物,就可以踏上“望鄉臺”,晉入第四境。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太過聰明,陳素繪一直表現出超出年齡的淡漠和清醒,仿佛置身于紅塵之外,對世間愛恨紛爭冷眼旁觀。
當同齡人都還在為了兒女情長哭得死去活來的時候,她早早地就明白了自己的宿命要么嫁入別的家族為父親拉攏盟友,要么招個贅婿為父親攏絡寒門俊杰。
“你在看什么”陳晏平注意到,妹妹此時正在看的書,并不是她常常捧在手里的那本圣人訓。
聽到兄長的話,陳素繪抬起書,將封皮展示在他的面前。
只見上頭寫著四個大字
“符道新編”。
這本書的名字,陳晏平并不陌生。
顧旭在龍門書院符道之爭中力壓眾人拔得頭籌后,洛京便有符師把顧旭的符道思想和一些代表符篆整理成冊,供世人和學習。
當然,在顧旭變成叛國反賊、被舉世通緝之后,這本書在大齊王朝境內已經成為了禁書。
但或許正是由于大齊朝廷的禁令,大荒的符師們都私底下把這本書視為符篆之道的神書。
越是得不到,就吹捧得越是夸張。
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讀了這本書,符篆之術將迅速提升,短短幾年便能直達大師境界。
于是最近大荒出現了一種神奇的現象大齊的符師們為了買到這本符道新編,不斷悄悄摸摸地越過國界,來到大夏的境內。隨著大夏版圖的擴張,這樣的行為變得越來越普遍。
而大夏的書商們,也趁機大量印刷這本書,賺了個盆滿缽滿。
有些商人甚至還把書名改成了“紫微大帝符道真經”,借著顧旭近期的赫赫威名,把買書的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可你又不學符篆之術,看這書有什么用”陳晏平有些不解地問道。
“為了研究顧旭。”陳素繪淡淡回答。
“研究顧旭”陳晏平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父親既然要求我來這里取悅他,那么我首先得了解清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喜歡什么,討厭什么,有怎樣的習慣、脾性和抱負,”陳素繪的雙眸平靜無波,仿佛在分析修行中遇到的難題,而不像是在討論一個未來可能會與自己有親密關系的人,“我雖然不懂符篆,但透過書中的一些注解,我還是能間接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想法。”
“那你現在有收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