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絲毫猶豫,她身形一閃,如流光般消失在原地,轉瞬間已趕赴西北戈壁的戰場。
再次見到活生生的顧旭,夜皇心中百感交集。
她不禁感慨,過去的自己就像一根頑固的木頭,明明喜歡的人還活著,卻執拗地維持著無謂的驕傲。等到他離去時,才幡然醒悟,想去珍惜,卻已為時已晚。
在過去的顧旭即將消失的那一刻,夜皇不顧一切地上前,緊緊擁抱住了他。
明明那時的他還只是第七境,身上并沒有那種令龍族沉迷的強烈道則氣息。
但夜皇依然抱著他,貪戀地嗅了好一會兒,甚至忍不住主動親吻了他。
似乎他這個人本身,就已足以讓她深深著迷。
這一刻,她無比渴望擁有更強大的力量,強大到足以改寫歷史,逆轉時間長河的流向。
…………
二十七天后,到了安葬的吉日。
首先,由七十二人將棺槨抬出宮門,然后再運至陵寢。
顧旭的陵寢位于洛河上游,距離洛京不遠,地勢優越,風景秀麗。
正常來說,皇帝的陵寢多是在生前便已修建完畢。
然而,由于顧旭在位時間短暫,駕崩時年紀尚輕,陵寢未能提前修建。無奈之下,只能在最近緊急調集一批修行者,借助陣法加緊施工,才得以迅速完成陵寢的建造。
送葬隊伍中,最前方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莊嚴肅穆。
隨后是皇帝的鹵簿儀仗隊,手持各類兵器、幡旗,以及多種形式的紙扎器物,浩浩蕩蕩,氣勢非凡。
在棺槨后面是全副武裝的禁衛軍,然后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
盡管顧旭生前曾明令交代,他若駕崩,百姓應照常生活,不得因他的逝世而擾亂生計,更不必為他守喪。
但在他出殯的那一天,幾乎整個洛京的百姓都自發前來為他送行,甚至連周邊縣城的百姓也不惜長途跋涉,只為遠遠地目送他的靈柩一眼,以悼念這位為了守護大荒眾生而獻出生命的君王。
趙嫣牽著顧清晏的小手,靜靜地坐在馬車中,緊隨靈柩之后。
“娘親,百姓們為什么對著爹爹的靈柩喊‘人皇千古’?”途中,顧清晏聽著外面百姓的呼聲,忍不住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帶著些許疑惑仰頭問趙嫣。
“‘人皇’是大荒上古傳說中的至仁至德之君,據說曾與百姓同甘共苦,力挫萬鬼,平定洪水,造福萬民,有著無數卓著的功績,”趙嫣輕聲解釋道,“雖然‘人皇’未必真的存在過,但在如今的百姓眼中,若‘人皇’真的降臨人間,他做到的那些偉業,也不過與你爹爹所做的一樣罷了。”
靈柩終于被運抵陵寢。
待到黃道吉時,眾人將棺槨安葬入墓,將陪葬品一一放置妥當。完成所有儀式后,眾人匍匐后退,鎖上墓穴之門,并當場銷毀鑰匙。
隨即,他們退出陵寢,開始填土封墓,直至埋葬完畢。
這一過程被稱為“掩皇堂”。
自此,先帝與世人徹底陰陽兩隔,分屬兩個世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