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是陳濟生不止一次在顧旭面前強調過的道理。
陳濟生曾一很直擔心,顧旭會在壽命的壓力下,不顧一切追求修行的速度,而忽視修行時該做的準備。
比如充足的丹藥,比如扎實的根基,比如平靜的心緒。
當然,從實際情況來看,顧旭表現得比陳濟生想象中更加穩健。
所以此時此刻,當看到這塊磨刀石的時候,顧旭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他徑直走上前去,“嚯嚯嚯”地磨起斧頭來——用石頭粗糙面打磨斧頭的卷口和銹跡,用光滑面使得斧頭更加鋒利。
這塊石頭似乎帶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使他手中的斧頭很快變得煥然一新、寒芒閃爍。
接下來,就該去砍柴了。
但顧旭并不懂得任何砍柴的技巧。
驅魔司藏書閣的書籍,大部分都與修行相關,根本不可能教他像砍柴、種田、養魚等等之類凡人所做的事情。
就在這時候,松林深處傳來粗獷嘹亮的山歌。
顧旭抬起頭來,也看見了那兩個扛著斧頭、背著木柴的樵夫,大步流星地穿行在這濃蔭蔽天的松林中。
乍一眼看上去,那是兩個毫無修為普通人。
“可問題在于……在這與世隔絕的嶗山上,怎可能會有凡人長期居住?”顧旭立即意識到一個嚴重問題,“更何況,二十三年,山下的村民都在神秘大屠殺中不幸遇難。”
他很快得出結論:這兩個村民,大概率跟白胡子老道人一樣,只是幻像罷了。
緊接著,他又開始思考:空玄散人制造出兩個樵夫的幻像,又有何用意呢?
片刻后,他心頭便有了答案。
他徑直向兩名樵夫走去,朝他們禮貌地拱手行禮,同時聲稱自己是第一次砍柴,手法有些生疏,希望兩位樵夫能夠提供一些指點。
兩位樵夫爽快答應。
他們一人做示范,一人做講解。
他們告訴顧旭,砍柴這件事情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多不容忽視的細節。
比如,握斧頭的雙手不能握得太緊,因為在劈柴的過程中,會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形成反彈,會把虎口震得發痛——但如果把斧頭捏得送一些,反彈力就會輕一些,不會傷到自己,又能節約力氣;
比如,劈柴時如果遇到樹瘤,那么還得反反復復地多劈幾次才行,因為樹瘤通常會很硬;
比如,當砍下木柴、需要分割樹段的時候,得先把樹段樹立起來,蹬開馬步,再操起斧頭將其分解——馬步一定要蹬好,雙腳不能并得太攏,否則如果斧頭劈空,就會傷到自己的雙腳或是身體其他的部位;
再比如,一截木柴的長度最好不要超過五十公分——不論是長了或是短了,都不好放在土灶里燒火;
……
兩位樵夫的話語讓顧旭收獲頗豐。
憑借“博聞強記”,他把樵夫所說的這一切技巧都牢牢地記在心中。
樵夫在講解完這些技巧后,就再度唱著山歌、飄然遠去,很快就消失在了顧旭的視野盡頭。
顧旭握著斧頭把柄,望著身邊蔥綠的草木。
他忽然想起陳濟生曾對他說過的另一句話:“修行的道路,永遠都不止有一條。”
其中,有筆直的捷徑,有錯誤的歧途,也有漫長坎坷的彎路。
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尋找到正確的方法途徑,好過朝著錯誤的方向盲目奔跑。
…………
【這章目前還沒寫完,后面是重復內容,大家晚一點再來看啦!】
【這章目前還沒寫完,后面是重復內容,大家晚一點再來看啦!】
“青鸞”杜菁菁進入嶗山遺跡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奪取仙人傳承。
“青鸞”杜菁菁進入嶗山遺跡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奪取仙人傳承。
她很清楚,憑借自己的修為的天賦,要跟像蘇笑、陳晏平、顧旭這樣的妖孽爭奪傳承,本身就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她的目標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