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顧旭還非常慶幸,空玄散人飛升之前并沒有收過任何弟子。
而且除了他之外,也沒有任何別的傳人。
否則,如果今后遇到掌握著“溯因”這種詭異莫測的法術的對手,他可能連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最后,顧旭開始閱讀空玄散人飛升之前留下的筆記。
由于這些筆記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紙張,所以并沒有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列。
“興德三十八年四月初六。
“這天天氣不錯。我離開嶗山,來到了洛京城,與大齊國師見了一面,跟他簡單地探討了因果大道與符道之間存在的聯系。
“以師長的身份,指點大齊王朝萬眾景仰的國師大人,真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我想,在大齊王朝,應該沒幾個人能夠享受得到國師親手泡的茶水。
“我對國師提問道:‘既然你是一名符修,那么你知道,這世間最簡單的符是什么嗎?’
“國師有些不確定地猜測道:‘莫非是文字?’
“我搖了搖頭,說道:‘不,是‘名字’。
“國師對此感到有些不解。
“于是我接著解釋,名字,是一種能夠讓人與世界產生羈絆的符號。
“我抬起桌上的茶杯,對國師說道:‘這是什么東西?’
“國師回答:‘是茶杯。’
“我又接著說:‘那么,如果我拿這個茶杯去砸人,還把人砸死了,那它又是什么?’
“國師想了想,說道:‘難道……是武器?’
“不愧是以符入道的圣人強者。國師的悟性果然非同一般——當然,比我還差一點。
“于是,我順勢接著解釋,符道的本質,就是把‘武器’兩個字,用一種獨特的語言,銘刻在這個茶杯上——這樣一來,茶杯就擁有了‘武器’的屬性。
“再比如,最基本的‘太上北極鎮魔殺鬼符’,就相當于把‘殺鬼’的屬性,以‘命名’的方式,賦予給一張紙。
“這時候,國師又提出了疑問:‘那么我們每個人的名字,也是一種符嗎?’
“我對此表示肯定。
“姓名,就是刻在我們每個人靈魂上的符咒。它賦予我們身份和存在的意義。
“別人能通過我們的名字知道我們的存在。我們的親情、友情、愛情,受到的欣賞與憎惡,一切因果緣分,都是指向我們名字所代表的身份的。
“而某些鬼怪也能利用這一點,通過名字對我們施加影響。”
…………
注釋:
(1)“雕欒鏤楶,青瑣丹楹;圖以云氣,畫以仙靈。”——晉·左思《三都賦》(楶,讀音jie,指斗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