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斂了氣息,稍稍調整了容貌,袍子松松垮垮,渾身散發著酒味兒,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大齊王朝的圣人,而是一個在街上瞎逛的醉漢。
很快,他來到了位于修善坊中央的勾欄。
在大齊王朝,勾欄是戲曲、歌舞、雜技等的表演場所,相當于一座簡陋的劇院。(1)
其形如方形木盒,四周以木板為墻壁;一側有門,供觀眾出入。
此時艷陽高照,正是勾欄最喧鬧的時候。
人山人海,挨肩擦背。
嘈雜的人聲宛如浪潮,滔滔不絕涌入他的耳中。
連那勾欄的門楣上,都早已掛上了“座滿”的牌子。
但門外仍然有很多人在排隊,等待看下一場戲。
燕國公趙長纓作為第七境修士,想要進入這勾欄,有很多的辦法,自然不需要像平民百姓那樣花時間排長隊。
他拎起腰上的酒壺,喝了一大口酒,隨后便消失在原地。
下一秒鐘,他出現在了勾欄里面。
勾欄內部設有戲臺和觀眾席。
戲臺高出地面,臺口圍以欄桿——其前部為表演區,后部為演員裝扮、休息的場所,稱作“戲房”。
前后臺之間,以屏風隔開。
而連接戲房與前臺的通道,被稱作“鬼門道”。
——鬼者,言其所扮者,皆是已往昔人。
此刻恰逢兩場戲之間的休息時間,舞臺上空無一人。
趙長纓四處看了看,然后便踏上舞臺,沿著“鬼門道”,徑直朝著戲房走去。
在“鬼門道”的墻壁上,掛著數十張陳舊的戲曲臉譜面具,色彩各異,五花八門。
趙長纓摘下一張紅色的臉譜面具,戴在自己臉上。
隨后他步入戲房。
一個身穿青色戲袍的年輕女子正坐在銅鏡前靜靜化妝。
她的臉上敷了一層厚厚的粉,梳著極為復雜的發型,令人難以看清楚她的真實容貌。
看到趙長纓的到來,青衣女子立即起身,對他說道:“請問閣下想要找什么人?”
“我想要見‘文昌星君’。”趙長纓淡淡回答。
在面具附帶的法術作用下,他的聲音變得沙啞低沉,與原先的樣子截然不同。
…………
每一座城市都有著它的陰影面。
陽光下的洛京城乍看光鮮奪目。
但在那些狹窄曲折的巷子里,在昏暗無光的水渠里,在人多口雜的碼頭里,在散發銅臭味的賭場里,在觥籌交錯的酒樓里,在日夜歌舞的勾欄里……卻充斥著涌動的暗潮,數不清的江湖斗爭。
在這修善坊的勾欄里,便隱藏著一個名叫“青冥”的組織。
“青冥”,意為天空、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