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顧旭并沒有跟兩個姑娘一起去飯堂。
相反,他一分鐘也沒有耽擱,獨自回到了“清香閣”,進入了修煉的狀態。
如果說在此之前,他修煉僅僅只是為了尋求長生,在擺脫死亡的陰影后,做一個安逸逍遙的富貴閑人。
那么在今日之后,他又有了新的變強的理由——
假如有一天,這個世界的偽裝被撕破,暴露出真實殘酷的一面,那么他希望自己擁有足夠的力量,能夠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
…………
在把顧旭送回驅魔司衙門之后,國師也通過空間裂縫,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他并沒有像大齊王朝的其他達官貴人們那樣,在洛水南岸的街坊間修建豪華奢侈的四合院。
而是在城郊人煙稀少之地,修建了一座偏僻樸素、適合清修的磚房。
這里草木茂盛,溪流潺潺。
尤其是到了夏季,空氣中更是充斥著鳥語蟬鳴。
大齊前任國師赤陽子就是個作風簡樸、不喜鋪張之人。
他的徒弟無疑也繼承了他這樣的性情。
國師脫下靴子,換了一身衣服,坐到了窗邊的書桌旁。
在桌子中央擺放著一張白紙,紙上寫著一個端端正正、豐澤厚實的“火”字。
顯然,這是一張“火字符”。
它是國師按照顧旭所說的方法,念誦特定的咒語嘗試畫出來的。
雖然國師早就知道了“火字符”的神奇之處。
可當他真真正正親自把它畫出來的時候,他依舊會忍不住對顧旭那小子的創造性思維驚嘆不已。
他覺得,這個年輕人的靈魂是無拘無束的——他什么都敢去想,什么都敢去質疑,也敢于踐行自己的想法。
“如果師尊還活在世上,一定會跟他非常有共同語言吧!”國師默默在心頭想道。
赤陽子當初在世的時候,也是一個不拘一格的人。
他會去研究在曲轅犁上銘刻符文,使得曲轅犁能夠代替人和牲畜,自動犁地;他也會去嘗試在織布機上設計陣法,使其能夠自發地轉動。
他甚至還嘗試過掌控風雨、操縱天氣,從而使大齊風調雨順,避免農民們遭受水旱災害。
當然,他的許多嘗試都失敗了。
畢竟他的很多點子,以他一己之力是很難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踐的;而大齊朝廷也認為,符師們本就數量極為稀少,他們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斬妖除魔上,而不應該來折騰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因此也沒有給赤陽子提供足夠的支持。
但赤陽子的這些所作所為,卻在國師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國師清晰地記得,赤陽子把他稱作“榆木腦袋”,把何逸群稱作是“小豬崽子”,常常覺得他們太過死腦筋,從來沒有產生過令人驚喜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