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左眼瞳仁再度變成深邃的靛藍色,隱約閃爍著星辰的光澤。
整個世界隨之靜止。
飛鳥懸停在空中,風聲也悄然停歇。
在“光陰”持續的短短十息時間里,他以“流星走月”最極限的速度,穿梭到了三十里之外的位置。
為了防止被人算到他的位置,他逃跑的路線也完全是隨機的。
但下一秒鐘,他周圍的空氣出現了一道道波紋,像是平靜的湖面蕩漾起層層漣漪。
三個身穿黑衣、黑布蒙面的人憑空出現。
他們分別站在顧旭的前方、左后方和右后方,把顧旭包圍在中間。
顧旭微微皺眉。
他可沒有料到,這些人為了追上他,竟然不惜動用極為珍貴的法寶“破空珠”。
而這些黑衣人也沒有說任何廢話,毫不猶疑地就對他動手。
左右兩人憑空召喚出各自的本命劍,用意念驅使它朝著顧旭的咽喉刺去。
為首那人的身后,更是出現了一道數丈高的虛影。這虛影散發著可怕的威壓,令顧旭感覺自己仿佛背負著千鈞重擔,行動困難。
“竟然是‘法相’!”顧旭深感詫異,“這人竟然是個第六境修士!”
他知道,修行的第六個境界,名叫“酆都門”。
在翻過“思鄉嶺”、穿過“望鄉臺”、走過“孟婆亭”之后,修士將憑借自己對“道”的感悟,叩開酆都大門——此時的“道”可以來自他人,也可以源于自身。
只是,如果用別人的“道”叩開“酆都門”的話,就大概率將終身停滯在第六境,淪為酆都城里的蕓蕓眾生,永遠也找不到“閻羅殿”的位置。
在叩開“酆都門”之后,修士們對“道”的領悟,將會以“法相”的形式呈現出來。
“法相”的類型也是五花八門。
它可以是山川大海,可以是鳥獸蟲魚,可以是天上的星辰,也可以是侍奉在上蒼身邊的某位神仙。
眼前這“黑衣人”的法相,就是一個長著三頭六臂,拿著弓、箭、寶劍等武器,穿著金盔金甲,看上去面目兇煞的神祇。
顧旭知道這是“火德真君”,是侍奉在“太上昊天玉皇上帝”身邊的一位地位崇高的神仙,與木德真君、太白金星等并稱為五炁真君。
通常情況下,以神仙為法相的修士,神仙的地位越高、權柄越大,對應的法相也就越強。
這位黑衣人以“火德星君”為法相,想必一定道行深厚、實力強勁。
以顧旭目前的實力,就算窮盡一切手段,也不可能正面戰勝他。
…………
注釋:
(1)“此神物所居,力能殺人,雖百夫操兵,不能制也。”“晴晝或舞雙劍,環身電飛,光圓若月。”——唐·佚名《補江總白猿傳》;
(2)“羽衣人”的故事出自《搜神記·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