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國科大的王教授將目光看向一直沒吭聲的張元,問了句。
“怎么看?就坐這兒看唄。”
張元笑了笑,放下茶杯,隨口說了一句今天剛從微博上學來的俏皮話,然后才認真起來:“人工智能平臺畢竟是我們沒接觸的領域,老田之前還專門打電話跟我提過,我們研究所的一些數據是不是直接接入到平臺,這事所里還在討論。咱們先假定這人工智能真的解決一些現在我們的痛點,說不得我們也打算有限度的開放數據庫了。”
張元話音剛落,便有人質疑道:“不是,你們該不是真信那個小家伙能翻天吧?那個寧為不是搞數學的嗎?編程也厲害,但他對半導體還能有很深的研究?”
說話的是微電子所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馮正剛,雖然這話直白了些,甚至有些得罪人,不過大概也說出了會議室里這些人的心聲。
“哈哈,老馮啊,話也別說這么死。那個小寧還是我一個學生的偶像。我那學生也說了,燕北那個小寧啊,每個月都要搞點大新聞出來。上個月大家都知道,上了個展示會,全世界都知道他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特別厲害。這不,在往前還有什么湍流算法啊、爆錘他們數學圈的老前輩啊、跟公主的緋聞啊。你們看啊,這都二月了,要真照小寧一月搞一次大新聞的定律,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張元笑著打趣道。
“老張啊,你這是嫌摩爾定律不夠熱鬧,也想弄出個寧為定律來?一個月搞出一個大新聞,上個月人工智能,這個月半導體新材料、新技術,那這接下來的日子可就有盼頭咯。”
“哎,聽大家聊得這么開心我到想起一個事情。你們可能不知道,之前我們隔壁的高能所跟燕北大學搞材料的老譚合作了一個熱電材料的項目,項目成功之后一起吃飯,我正好也去了,飯桌上就聽老譚說了,這個項目中間還真遇到些困難,他們就是請了那個小寧去,結果人家一天就給出了方案,把問題完美解決了。而且據說新材料的效果還特別好,好像說是論文已經投了Science,都過了初審。”
“哦?還有這種事情?那這個小寧還真是全才啊。”張元感嘆了句。
大家正聊得開心,會議室大門突然被推開,工作人員急匆匆的走了進來,激動的沖著所有人說道:“眾位老師,請大家先移步到隔壁的實驗室,有些東西需要借助眾位老師的專業知識評判一下。”
說完,這位年輕的工作人員還沒忘跟通過視頻連線的幾位院士解釋了一下:“視頻參會的老師們請稍等一下,我們的檢測報告等會會通過會議系統,發送到你們的后臺,大概半小時后,會議正式開始。”
大佬們面面相覷,看這樣子,是真的有大新聞?
但不管怎么樣,來都來了,自然還是聽人家的安排,于是所有人跟著工作人員走出了行政樓,來到后院的實驗大廳內,有序的洗手、清潔之后套上白大褂,走進了微電子所的實驗室。
剛一進去,張元便看到了正在電腦前發呆的老朋友,也是微電子所的知名院士鐘成明。
雖然這位大佬外界知道的人不多,但在華夏半導體領域卻是當之無愧的大拿級人物。
這位鐘院士早年有海外留學經歷,并在AMD、IBM、SanDisk等多個世界一流的芯片公司從事過CPU、Flash等高性能芯片研究與產品開發工作,在國外工作了十年后,與2012年回國發展,并留在了微電子所一直到今天。
其他的功績暫且不提,這位大佬在業界最知名的舉動大概是在四年前曾經直接向英特爾宣戰,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Intel侵犯中科院微電子所的FinFET專利,要求賠償至少2億元,同時請求法院對酷睿系列產品實施禁售。
要知道這可不是無理取鬧。當年Intel曾在中國和美國兩地試圖5次去無效掉中科院微電子所的這件FinFET專利,最終都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