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問題,柳唯有了片刻的恍惚,因為個問題讓他有了種參與歷史的感覺,那種成就感能把人淹沒,甚至讓他覺得那種種裝逼話術都不是那么難以忍受了。甚至能忍受寧為直接把英特爾那位總裁簡稱為基哥。
這大概就是能夠呆在一位偉大科學家身邊終極的獎勵了。也許他的意見能改變一個時代的發展方向?
只是等到回過味來之后,柳唯又覺得有些荒誕。
因為寧為提出的兩個方向,都是他曾經在微博上DISS過的。
關于元宇宙的話題,曾經直接讓美股玩了一次黑色星期五,而關于移民火星的問題,三月用半個月時間連發上百條微博駁斥,更是在科學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畢竟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圖靈測試。
這難免上柳唯有些疑惑,遂問道:“這兩項你不是都駁斥過無法實現嗎?”
“他們是他們,我是我,他們做不到,不代表未來我辦不到,不然我要那么大一個實驗室是干嘛的?”寧為隨口答道。
“哦!”柳唯點了點頭,深思熟慮后才開口說道:“其實我看過元宇宙的概念之后一直搞不明白,如果未來的網絡真能發展到那種地步,人們會不會更加沉溺于網絡無法自拔,現實的生產活動怎么辦?”
寧為點了點頭,然后開口說道:“柳哥啊,可能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問,但是你有沒有深刻的想過一個問題,強人工智能究竟代表了什么?又會給人類的未來帶來什么?”
柳唯點了點頭,隨后又搖了搖頭。
他想過,但似乎沒有深入的想過,雖然他每天都在寧為身邊,大多數時間都很閑的,但有些東西因為不懂,所以即便去想,最多也只能瞥一眼輪廓,怎么可能深入?
“對于強人工智能時代,大家都有太多誤解了。現在的三月其實就是強化了人類一些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分辨能力,3歲的孩子經過簡單訓練就能分辨出蘋果、香蕉跟梨之間的不同。但是對于機器來說,它們的思維模式跟人類不同,蘋果、香蕉的區別很容易分辨,因為特征重疊極低,但蘋果跟梨之間因為特征重疊性極高,所以較難分辨。”
“換句話說,強人工智能就是讓機器看起來更像人了。但其思維模式依然沒有太大變化,可下一階段就不一樣了,當我們將數學映射跟現實一一對應,用某種數學方法改變機器的思維模式,它能像真正的人類思維邏輯靠攏。那個時候人工智能對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的改變才是顛覆性的。”
“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你就會發現,無數的人類工作會被機器取代,現在已經有隱隱有這個趨勢,但受限于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機器取代人的進程看上去還不太明顯。但你也應該知道,什么無人化超市,無人餐廳,甚至無人酒店都已經有了,只是還沒有普及。那些互聯網企業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如何讓機器取代人,完成最后一公里送貨問題。”
“更別提其他勞動密集型工業了。現在的流水線還沒完全被人工取代,許多產業無人化機器車間技術價格還比較高昂,也不太成熟,從成本上考慮不一定比人工劃算。但當強人工智能真的成熟之后,這些都將不再是問題。那時候問題就出現了,當使用機器的成本遠低于雇傭人力的成本之后,人怎么辦?”
“不止是低端勞動產業,甚至現在看來很高端的產業也可能被機器替代。比如外科手術,在計算機視覺達到一定程度之后,讓機器臂進行手術,其對細節的把控以及操作穩定程度必然能超過世界上經驗最豐富的外科手術醫生。因為在手術之前,機器就能通過各種檢查,對于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數萬次甚至數十萬次的預演。”
“你覺得當那個時代到來,機器使用成本遠低于人力成本,并開始全方位的介入人類社會,現有人類崗位被機器取代一半,現有社會運轉方式不變的情況下,普通人該怎么辦?或者說該怎么活下去?”
發人深省的問題,柳唯一時間甚至愣住了,視線落在了不遠處的未名湖,看著那些或在湖邊散步,或捧著本書在湖邊草地上坐著翻看的學子們,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