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給誰審比較好?”魯東義直接問道。
“這……魯師兄,你直接問我不太好吧?按規矩作為論文作者是要避嫌的吧?”寧為有些懵。
“研究人工智能數學理論的教授太少了,你這是篇數理論文。其實我的意思是,要不要走過場,還是直接發。”魯東義面無表情的說道。
“這個……”寧為沉吟了片刻,這的確很麻煩,做一個新領域就是這么麻煩,想要找人審稿都不太方便。
國內研究人工智能的大佬當然是有的,但主要還是應用向居多,數學方面做的研究大概也都跟寧為的思路不太沾邊,這審稿人的確比較難找。
至于找國外的專家就更不靠譜了,因為這篇論文就沒有英文版本。這也是三月期刊成立之初就定下的規矩,不收也不做專門的英文版,用寧為的話說,總得讓一些國外的大佬們也嘗試一下語言不通的苦楚。
很多專業的詞匯用英文翻譯成漢語很麻煩,同理漢語翻譯成英語也很麻煩,非常考驗翻譯的專業能力。當然,如果漢語的結構跟語法同樣能成為審稿人吐槽的點。
至于純漢語期刊能否得到學界足夠的重視,能否國際化,能否成為世界頂級的核心期刊,寧為從沒擔心過。有三月在,三月智能期刊遲早會是頂刊。因為現在三月本就是世界強人工智能技術的風向標。
“還是審審吧,不然總感覺咋那么這期刊不太正規的樣子。”寧為想了想后說道。
“好,那我親自審,然后邀請許教授、盧院士跟……三月?”
“行……吧!”寧為點了點頭。
怎么說呢,給自家的期刊投稿,果然感覺還是有些怪怪的。
審稿人都要跟自己商量便也罷了,而且還要交給三月來審他的稿子。
怎么說呢,他這篇論文用到了許多三月后臺的數據來佐證一些定理,這在讓三月來審,大概就相當于讓這個小家伙,重新審視了一遍自己的內心……
也不知道三月會是個什么想法。
如果要更進一步來形容的話,女兒來審核爸爸的論文,會不會因為這層關系而失去原則呢?總之這論文投的跟鬧著玩一樣,少了一些儀式感以及……期待感。
事實也不出寧為所料。
魯師兄扭頭走了,大概是去研究他的論文了,然后大概三個小時后,魯東義便給他發來了三月智能期刊主編三月的審核意見通過。
三月保持著一貫的審稿高效率,不一樣的大概是給出的審核意見,完全沒有了毒舌的痕跡。
“顯然這是一篇質量極高的論文,甚至可以說是目前人工智能數論領域最優秀的論文,后有無來者不能肯定,但前無古人卻是一定的!這篇論文刷新了我對人類智力上限的認知。所以最終審核意見是通過,并建議刊載于第一期首頁,并與期刊封面引用本篇論文標題跟作者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