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太華子不滿的事情就是。他得到的功德只有徐浩的十分之一,相當于他在給徐浩打工。
再次回到現代社會,他找到專家。
徐浩把自己想在大齊世界發展工業的事情對專家說了一遍。
專家道:“大齊的世界什么基礎都沒有,雖然修士可以用法術制造設備,但畢竟修士太少了,他們的數量不足以改變整個社會,你要真發展工業化,就要培養普通工人。”
“大齊的世界缺課的太多了,貿然把現代科技轉移過去,不但容易水土不服,而且還容易形成科技斷層,我建議你還是先生產以蒸汽機為主的第1次工業革命為基礎的機器,以培養工業化人才為主,循序漸進。”
徐浩問道:“那我現在應該做什么?直接把蒸汽機火車這些東西復制到大齊世界?”
專家道:“你應該先建一個小型工業區,工業最開始的基礎是煤,你要建立一個小型的煤礦廠,提供足夠的燃料,然后再建立一個小型鋼鐵廠,以你那個世界的科技水平,這鋼鐵廠年產10萬噸已經非常先進了,小型化肥廠你已經制造了,有條件就可以擴大生產,畢竟農業才是最基礎的,而后是小型機械廠,現階段就專門生產蒸汽機,駝螺機,有條件的話可以建一條簡易的鐵路聯通各地。”
徐浩道:“從現代社會弄鋼鐵?”
專家道:“自然不是,鐵路的建設可以鋼鐵廠發展壯大,要是從現代社會弄鋼鐵,大齊的鋼鐵廠不可能發展起來。”
徐浩道:“在年產10萬噸的鋼鐵廠夠修幾里鐵路?不夠用呀!”
專家道:“你可以先修建木軌鐵路,上面包上鐵皮,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火車能有多重,主要就是打基礎。”
徐浩想了想道:“要不您把這些設備工廠需要發展的步驟都給我寫一下,省得我走歪路!”
專家帶著徐浩來到打印的房間,給徐浩打了800多頁的資料,一寸多厚的一本,把徐浩都嚇到了。
“就這幾個小工廠,用的還是第1次工業革命的技術,需要這么多資料?”
但卻沒有想到專家這樣說:“幾個小工廠當然用不了這么多資料,這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工業種田流小說《臨高啟明》,你學的這500廢柴步子,差不多就可以建立一個簡易的工業基地了。”
“《臨高啟明》?想不到您老也看小說?”徐浩自然記得這本小說了,畢竟開創了眾籌寫小說的流派,當時非常火爆,徐浩自己也看了好幾遍,所以還有一點印象。
專家翻白眼道:“誰不是從青年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