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安平縣,梅嶺!
青牛觀不遠處的一塊荒,這原本是一片小樹林的,而后徐浩建立一個伐木場,在蒸汽機的效率下,不到半年時間,砍伐了幾萬顆樹木,再砍下去就要砍影響到梅嶺了,于是徐浩就讓這個伐木場結束了它的使命,而是讓伐木工人轉變成為農民,而他們的土地結束他們砍伐出來的荒地。
現在地上到處是縱橫交錯的防火溝,還有幾千木頭樁,四周有幾千農民待在旁邊!
村長大叫提醒所有人注意,隨后朝防火溝后頭丟了一根火把。
荒地常年長滿荒草,荊條等灌木,難以清理出土地,所以大家干脆一把火把這些雜草和荊條全部燒干凈,草木灰還可以肥地。
大火燒完之后,大家再木頭樁挖出來,劈了當柴燒,而后大家再建立水渠,修筑道路,劃分屬于自己的土地,而后就是努力開荒,等來年種下糧食他們就算是在豫章郡安家落戶了。
他們不遠處是一個簡陋的村莊!四周的房子都是常見的,只有在村中心出現一個兩層建造,修建的比一般城池當中的房子都要好,要是有徐浩世界的人來這里會馬上認出來,這不是帝國時代的城鎮中心嘛!
而這里是徐浩要求建設了,村里的小學,醫院和供應社都安置在這里。
徐浩求教現代的專家,專家向徐浩提議大力發展紡織業,因為這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時期可以吸納勞動力最多的行業,即便是到了后世也是一樣的,一個紡織廠都是幾萬人。
還有就是擴展了徐浩工業區的新的工廠,像什么水泥廠,罐頭廠等,火柴廠,面粉廠,基本上都是一些輕工業,也沒有什么技術要求,可以吸納大量的難民,其實徐浩也想上什么機械廠,鋼鐵廠,等重工業,但沒有足夠多的合格人才,甚至現在連足夠多的木匠,鐵匠,石匠都找不到了。
徐浩第一次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要不是他早幾年前培養了幾千小學生,他恐怕連現在的工業區都發展不起來。
專家都直呼徐浩運氣好,在幾年前培養出幾千小學生,要不然他更加窘迫!即便現在面對快速發展的工業,和不斷涌入的難民,豫章郡非常缺少人才,不管是可以管理一個村莊的管理人才,還是有技術人才,甚至鐵匠,石匠,木匠都缺少,保護野外開墾田地難民除妖師也缺少。
專家更是直接和徐浩說,想要快速發展工業化,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他還可以靠幾千小學生,等到了第二次的程度就想要幾萬高學生了,而第三次沒有幾十萬大學生想都不要去想,而第四次哪怕他是復制這些科技,但沒有幾百萬博士等級的人才,哪怕是復制都復制不了,別的不說原子彈,氫彈這些是一般大學生照著圖紙可以制造出來的?量子力學有多少大學生又可以聽個明白?
科技越是到后面需要的學歷越是高。所以徐浩才才在每個村子建立一個小學,哪怕是認術幾個字也是好的。
為了讓他們提高對讀書的重視性,那個村學生多,識字的人多,可以到中學學習的學生多,就可以減免他們身上的債務!人越多減免的越高,甚至其他福利也是按照學習來定的,所以這里的村民每天辛苦勞動完之后,全部集中在城鎮中心來識字,而這里也是唯一在天黑之后有光明的地方。
而這些年徐浩培養出來幾千學生都派上用途,他們不但識字而且練武,可以說是武雙全,有后天境界的實力,一般的小妖精怪他們也可以打跑!還可以當老師教導小孩讀書,可以說是每一個都是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