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現在王有德忽然消失在山路上這件事,他終于想到了古怪的地方:
王有德和老鬼出現的太突兀了!
就在他們出現前云松是剛踩著桌子在門口找過風干肉的。
當時他曾經放目遠眺,卻沒有發現過人的蹤影。
然后僅僅是他回到中殿這么個空子,王有德便出現了。
他接著往后想,想到攙扶王有德時候從對方手臂上感覺到的陰冷。
當時他以為這是老鬼殘留的陰氣,現在想來或許王有德本身陰冷?
分析著今天的遭遇,云松冷靜下來。
冷靜之后他的慣性思維就關閉了,聰明的智商又占據高地了。
之前在慣性思維引導下,他發現王有德背著的老人是鬼后,便以為對方是個被鬼纏的人。
那么會不會,王有德也是鬼?
云松繼續往下思索。
如果王有德已經變成了鬼,那他捐給道觀的香火錢應當是紙錢吧?
他所給出的金條應當是金箔紙制作的吧?
眾所周知,中原民間一直有用金箔紙折疊成金條燒給死人的傳統。
為了驗證猜測,他火速去打開了功德箱。
金條老老實實待在里面。
云松拿起來看了看,金條顏色手感沒問題,看起來不大但沉甸甸的,怕不得有一斤的重量。
他倒上酒水,酒水立馬滑落。
他吹亮火折子用火焰去焚燒,金條顏色一點沒變。
顯而易見,金條沒有問題。
看到金條他又想到誅殺老鬼后所得到的銀元,便拿出一枚白色的吹了口氣。
銀元頓時變成了一張綠色紙幣。
這是他從未見過的錢幣,紙張像皮革,上面字畫都是豎向排列而不是他熟悉的橫向排列。
錢幣正面四邊圍繞著刀槍劍戟,四個角上各有一個字,連起來是‘大帥賞金’。
中間則是一列大字,寫著‘憑票即取洋銀拾圓整’,旁邊還有稍小的一列字:憑票即付,不得有誤。
它的背面則印著一面面旗幟,粗略看起來得有十來面,每一面都是不一樣的。
看著這種毫無印象的銀票,云松心里一沉:“壞菜了,我這是穿越到了個什么年代啊?”
他收起銀票但把金條放回了功德箱。
銀票是得寶銀錢吸了陰氣給他的獎勵,是他的東西,而金條是王有德朋友給道觀的香火錢。
說起來他并非真是道觀的道士,所以沒資格去保管這金條。
不貪心、本分,這是云松的家教。
金條沒有問題,從側面看,他覺得哪怕王有德這個人有問題,那他留下的酒肉應該沒有問題。
于是他繼續干飯,現在干飯才是頭等大事!
真的太餓了。
接下來幾分鐘,他吃了一個雞腿、兩個雞翅、三塊鹵豬頭肉以及四條炸魚。
連吃帶喝,風卷殘云。
還沒吃飽……
他正吃的開心,偶然一抬頭看到面前的道君正在很不滿的盯著自己。
云松想了想,道君只有幾柱清香,而自己卻是大魚大肉,這實在不合適。
于是他收拾了酒肉準備回房間去吃。
眼不見不饞。
臨走的時候他又把功德箱搬上了供桌:
“道祖,這肉沒什么好吃的,我給您供上大金條,這玩意兒——咦,不對。”
功德箱搖晃,他感覺重量不對,對于一個裝了金條的木箱來說它有點太輕。
于是他打開了功德箱。
金燦燦的大黃魚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張銀票,正面寫著‘憑票即取洋銀拾圓整’、背面則有十多面旗幟的銀票……
云松懵了。
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