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楊磊自家的事兒了。
楊鑫一直抱著楊磊的錄取通知書看,左看看右看看舍不得放手。
楊媽呵斥道:“看什么看,有本事自己考個回來,要是敢弄壞看我怎么收拾你。”
楊爸則小心的把楊磊簽的那份合同鎖在藏錢的柜子里,“這個可得保存好,千萬不能弄丟,那個總編說了,這書一年能買幾十萬本……”
六歲的楊淼已經懂事兒很多,像個小大人一樣幫楊磊收拾行禮,“哥,去了首都帶我爬長城好不好?”
楊磊看這一大家子人,忽然就滿足了。
感覺這輩子已經沒有什么遺憾。
哪怕現在就死,也值了。
當然,能活著還是要好好活著,畢竟這輩子還長,他還沒有真正的開始享受生活。
晚上繼續唱大戲。
因為楊磊,更加熱鬧。
當楊爸“無意”中透露出要舉家搬往首都的消息后,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舉家搬往首都,這個消息在落后的小山村里是轟動性的,效果不比二十年后在首都全款買房差。
反正一家人在村民眼里的地位都不一樣了。
以后這就是首都人啦。
尤其是楊爸,也一改原本沉默寡言的性子吹起了牛皮。
村里人都沒啥見識,吹牛皮那真就是吹牛皮,胡吹瞎吹,誰嗓門大誰有理,誰身份高誰有理。
楊爸愣是父憑子貴的占據了上風。
再加上楊磊一口氣捐出去六十萬的光偉事跡,楊爸那叫一個臉上有光。
也因此,等眾人散去,楊爸竟然罕見的夸楊磊這事兒做得對。
其實還是手里有錢,換做是重生前,別說六十萬,捐六百塊都跟要了親命一樣。
可見,錢真是個好東西。
三天后。
楊磊一家前往縣城。
路上順帶著捎上趙曉竹。
楊磊也沒敢說趙曉竹是他的女朋友之一,只說這是幫他補習的那個女同學。
然后,趙曉竹就被楊媽的熱情湮沒了。
再聽說趙曉竹也拿到了清華的錄取通知書,更拿出了對待兒媳婦兒的架勢,把個趙曉竹臊的抬不起頭來都。
到縣城的大房子里,楊磊把車挺好,“這就是咱們家。”
楊媽“哼”了一聲:“就知道你手里藏有私房錢,蓋這么大也住不上,多浪費,要不賣了吧。”
楊爸則很喜歡,“賣什么賣啊,剛蓋起來就賣,敗家,誰說住不上,咱們回來也能住啊,這多舒服,閑著沒事兒的時候打個麻將,不比村里的破房子好。”
一家人越看越喜歡。
直接住下。
楊鑫甚至不太想去首都了,問原因,竟然說這里住著也挺好。
瞧瞧。
這就是典型的胸無大志。
這里再舒服,能有首都的大四合院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