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住在二環附近,左轉右轉都是一般地方看不到的景物,連四合院本身也是別人眼里相當稀有的存在。
公園?
大學?
名勝古跡?
酒吧?
商場?
山水?
啥都不缺。
太鬧騰?
一關門啥聲音都傳不進來。
何況這個位置其實也沒什么鬧騰的,一方面政策管的比較嚴格,常見的噪音根本不允許存在。
另一方面,在后海邊上也沒什么大的噪音,西面是后海,東邊的鼓樓大街在幾百米外,南北兩側又都是民居和學校,就算有噪音也傳不到這邊來。
所以,這套四合院是真正的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也就是現在的空氣不太好。
等過幾年空氣質量上來,這四合院完全可以用來養老。
反正就一個字——爽。
等把里面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都換了一遍后,倆人直接住了進去。
有這么大的四合院,誰還住“小小”的樓房?
盡管楊磊和趙曉竹買的房子都不小,最小的都有一百三十平。
倆人帶著的行禮和雜亂物件也都搬了過來,包括兩輛奔馳。
四十多平的車庫,停了兩輛奔馳后依然有很大的空間。
父母弟弟妹妹?
別鬧。
楊磊真沒打算讓他們住進來。
不是小氣,也不是不喜歡,而是實在不方便。
趙曉竹說是要住宿舍,但偶爾總要回來住幾天是不是,有爹媽在這兒,倆人還怎么親熱?
何況他的女人還不止趙曉竹一個。
他可不希望他父母看到他生活中的另一面。
當然,他也不會讓爹媽一直住樓房,回頭再買一套小一點的院子給家人住。
至于他爹媽會不會有意見……
他不在乎。
孝順是應該的。
但也不能無條件的順著爹媽,那不叫孝順,叫沒腦子。
兒女成家立業之后確確實實需要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只會產生更多的嫌隙,因為兩代人的消費、生活、教育等觀念差距很大,如果不能調和,住一塊必然要鬧矛盾。
楊磊可不愿意天天被他爹媽嘮叨。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算是提前分了家,各種意義上的分家。
財產、住房、戶口等等。
當然,也只是名義和程序上分了,但實際上依然是一家人,他可不會就此要和親爹媽算明賬。
沒那么當兒子的。
說的直白點,他就是圖個清靜和方便,不想讓他爹媽看到他放浪不羈的一面。
要是說的更直白一些,這套四合院就是他和他的女人們約會的場所。
懂了吧?
趙曉竹聽了楊磊的打算后,也懂了,“你就是不想讓叔叔阿姨知道你有多花心!”
“嘿嘿嘿,還是小豬懂我,來,親一個。”
“呸,我要去學校了。”
“這么早?”
“對啊,早點去還有機會參與到接新工作中,我想進學生會。”
“野心不小啊。”
“哼。”
“那你知道該怎么做不?”
“怎么做?”
“養望。”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