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文化稍微有點抬舉那些紈绔子弟。
但不得不承認,在經濟水平提升到一定層次之后,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將會被無限放大,吃喝玩樂將會成為一個非常龐大的經濟體系,和足球籃球高爾夫、電子游戲、電影小說電視劇等等娛樂項目一樣,不再是單純的娛樂項目,而是事關民生的龐大產業鏈。
像西方很多小國家,足球產業甚至就是他們的經濟命脈,要不然人家足球搞得好?
就足球一個體育項目,能提供多少工作崗位?
能提供多少gdp?
能消化多少青壯勞動力?
不說其他國家,就說英基蘭,僅僅是個級別足球聯賽里正在踢球的球員就不知幾凡,每支球隊的門票錢加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數目,更別說因此帶動的周邊產品制造銷售、旅游等產業。
在國內,花鳥市場的存在意義,和英基蘭的足球真差不多。
不過國內人口多,類似的產業還有很多,比如說古玩,再比如說紅木、紫砂等等。
這不,一大早的花鳥市場就已經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夾雜著鳥兒的鳴叫、狗吠、貓喵,甚至還有鴨子嘎嘎聲。
就一個詞——熱鬧。
熱鬧非凡。
比古玩市場一點不差。
就是這氣味兒稍微差了點。
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了楊磊強制要求身邊人出門必戴口罩的好處了。
戴上口罩的話,氣味要稍微輕一點點。
第一次逛這種地方的幾個人看什么都稀奇,尤其是那些不常見的小動物,簡直能讓人看花眼,光是各種各樣的鳥類就把幾個人給迷住了。
這個時候國家對野生動物這塊的管控還不是非常嚴格,所以能看到不少以后的保護動物,至于普通的野生動物更不用說,真的是隨處可見。
就連趙曉竹,也被一只會說話的鸚鵡留住了腳步。
是楊磊把她強行拖走的,“那玩意兒不好養,你也沒時間養,走吧走吧,看看狗貓。”
狗貓更多。
有店家擺出來的品種狗貓,也有郊區農民帶過來賣的田園狗貓,其中不乏一些大家伙,尤其是藏獒,楊磊一路走來看到不下二十只。
沒辦法,現在的藏獒正火著呢,價格還挺貴,比國外一些品種狗還要貴一個檔次,品相好的藏獒還得搶,而且不一定能搶得到,價格都很離譜,完全超出了寵物犬的范疇,和十年前的蘭花、十年后的某臺白酒一樣,成了炒家的標的物。
但普通人哪懂這些?
看著藏獒賺錢,可勁兒養藏獒,等藏獒神話破滅之后,不知道多少藏獒淪為流浪狗。
普通養狗人也愿意為藏獒買單,連宋芳菲在看到一只小藏獒之后也有點心動,“要不,咱們也養一只藏獒?聽說很忠誠的。”
楊磊想都不想地拒絕,“別,養啥也別養這玩意兒,哪怕是哈巴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