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磊看來,這件瓶子的估價稍微有那么一點點低,因為這瓶子的珍貴之處還有很多。
如果全部發掘出來,送到拍賣行,至少能拍到一千萬以上。
而且越往后越貴。
十年后,四千萬打底。
至少。
不說其他,就沖著這個s級,以及乾隆、青花這兩個要素,在高端藏家圈里就能掀起好大一陣波瀾。
哪怕乾隆的審美不咋地,那也是乾隆,在民間的聲望不是一般的高,啥玩意兒只要是乾隆朝的東西基本上都能賣個不錯的價格,你要說是道光的、同治的,不用看東西就先掉價三分。
雖然這種行為不值得提倡,但現狀就是這么個現狀。
而且乾隆朝的工藝美術水平,確實高,尤其是瓷器這塊,不只是仿制,更有大量的創新。
再加上乾隆朝有錢,制作的好東西很多,保存下來的也多,非常適合商家操作,所以清三代尤其是乾隆朝的瓷器一向是收藏圈里的大熱門。
就是不知道張小白打算賣多少錢。
楊磊沒有急著問價,而是和譚佳穎一起仔細端詳。
這越端詳,越覺得這件梅瓶很不一般。
上手感覺實在太好。
尤其是畫工,真的很絕,那線條叫一個流暢嫻熟,四條穿梭在纏枝蓮紋中的三爪蒼龍非常霸氣,那氣勢,在楊磊見過的所有瓷器上的龍形圖案是最強的,沒有之一。
所以,他越看越喜歡。
譚佳穎也一樣,雖然沒怎么說話,但眼神動作表情是掩飾不了的,喜歡就是喜歡,就像喜歡一個人,再怎么掩飾都掩飾不了。
當然,倆人也沒掩飾,在行家面前沒必要掩飾,再掩飾也改變不了這是一件頂級瓷器的事實,賣家也不可能因為你掩飾得好就給你便宜點。
最關鍵的是,這樣的小伎倆,在人精一樣的賣家面前和班門弄斧差不多。
所以,行家交易,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都不影響成交價格,因為有“行價”這么個東西。
除非賣家急著用錢。
因此楊磊不緊不慢地看了好幾分鐘,這才問:“老哥,這瓶子你能做主?”
“嗨,瞧老弟你說的,我雖然只是代看門,可也是這個家里的獨生子,有啥不能做主的,怎么,確定要拿下了?”
“嗯,開個價吧。”
“老弟不再考慮考慮,這可不是小錢。”
“這么漂亮的瓶子,現在錯過,下一次再見就是在拍賣會上了。”
“嘿嘿,那是,”張小白頗為贊同地點頭,“那我就不客氣了,三百萬吧,老弟,別嫌貴,這瓶子值這個價。”
嗯?
才三百萬?
系統給出的市場估價可是四百五到六百萬之間的。
張小白出價三百萬啥意思?
估價失誤了?
很有可能。
一般來說,開店的賣家在行情這塊基本上不怎么可能會出大的差錯。
但面對這種稀世珍品,那就是另外一碼事兒了。
那些三五萬幾十萬的“普品”,量很大,每個月都要經手好多件,貴賤好壞心里門清。
可是這種價值幾百萬的珍品,好多賣家一輩子都碰不到一件,這怎么估價?
拍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