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見狀,也就不打算再停留。
反正這半天的收獲已經相當不錯。
六只花神杯、康熙釉里紅雙龍戲珠大缸、乾隆青花穿花龍紋盤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隨便哪一件也都是鎮店之寶級別的存在。
在他的藏珍閣里,一年下來哪怕只能賣出去這么一件,那這店就算沒有白開,就有得賺。
甚至就算一年都賣不出去一件也沒關系,因為越往后,這些東西升值幅度就越高,盈利就越多。
至于日常運營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店里隨便賣幾件東西出去,就夠他的小店運營好多年。
只是可惜了那一只雍正粉彩的玉壺春瓶,那瓶子是真的好,奈何張小白要價太高,不然的話,今天這收獲可就大了去了。
楊磊頗為遺憾地吐了一口氣,準備起身離開。
但就在這時,幾個人急匆匆地進門。
一個中年人,三個老頭兒。
一進門,中年人就沖著張小白問:“人呢?”
張小白指了指楊磊,“這兒呢。”
楊磊挑眉。
這什么意思?
找茬兒?
還是……
想到剛才被他鑒定出來的幾件高仿瓷,心里就有數兒了。
找茬兒不太可能,但指定要找他要個說法。
想到這里就稍微有點煩。
難怪很多鑒定專家在給某些人做鑒定的時候會說得那么委婉,什么看不了,看不懂,看不明白,沒見過,找其他人看看之類的說辭一套接一套。
這些說辭聽起來有點油鹽不進的油滑勁兒,可能不太討人喜歡,但省事兒啊。
沒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糾葛,一句話應付過去拉倒,反正誰也不認識誰以后也不怎么打交道。
相反,楊磊這樣有啥說啥倒是痛快了。
但碰上死腦筋或者愛較真的那真會被煩死。
這不,麻煩來了。
不過他也不慫。
張小白一家好歹也是正兒八經的圈里人,應該不會那么不懂規矩,估計就是想問個明白。
所以,他不動聲色地朝疑似張小白老爹的中年人點點頭。
中年人則上下打量一圈后伸手,“鄙人張大福,久仰楊小兄俤大名。”
嗯?
這是個什么展開?
而且這文縐縐地用詞是怎么回事兒?
怕不是看古裝劇看失心瘋了?
這時,緊隨其后的一個小老頭兒揮起煙袋桿就敲下去,呵斥道:“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