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廣告,找代言人,并且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到最多的用戶,至少我們能在巨頭們追上來之前站穩腳跟就有一戰之力。”
“做廣告就能吸引到用戶?”
“當然要做內容。”
“不錯,你還知道要做內容,但內容也分很多種,而且內容的產生并不容易,想要留住一萬用戶,至少需要十倍甚至百倍于用戶數量的內容,可你只有半年時間,你怎么生產那么多有吸引力的內容?”
譚貴青猶豫一會兒,“我當然有辦法,但不能跟你說,因為這才是我這款產品最核心的東西。”
“你撒謊,”楊磊微笑著揭穿譚貴青,“你沒有,你甚至不知道你的作品能不能上市,更不知道你的作品能不能獲得用戶的認可,你就是想賭一把,賭贏了,你名利雙收,賭輸了也不影響你繼續學習和工作,甚至還能從投資人手里賺到一筆外快從而改善生活,你根本沒有考慮具體的運營,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你的計劃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這才是創業者最真實的想法。
國內國外幾乎所有創業者在起步階段都差不多,某為的老任在困難的時候也想過把公司賣掉,但真賣不掉,只能一步一步地闖,闖過來就贏了,闖不過來就死。
鵬城馬也一樣,在看不到前景又融不到資的時候也想過把公司賣掉,價格還很便宜。
只有少數創業者才會在起步階段就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等要素。
大部分都很難。
何況譚貴青。
楊磊不記得互聯網名人中有這個名字。
所以,不出意外,重生前的譚貴青要么根本沒有拉到投資,要么就是死在了起步階段,反正肯定沒有能做大做強。
既然如此,那么譚貴青就一定說謊了。
假如譚貴青真有辦法在半年內拿出足夠多的內容,那無論如何都不至于一直默默無聞,要知道,這可是零七年,起步比某浪微博要早兩年時間。譚貴青真要有那個能耐,能拿出完整的作品和海量的內容,哪怕最終失敗,也會在互聯網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沒有,楊磊這個多年的老網蟲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只能說明譚貴青失敗得很徹底,在互聯網歷史上就是一個無名小卒。
所以,他揭穿譚貴青的時候,用詞極其肯定,完全沒有使用“可能”“應該”“或許”“至少”等詞匯,仿佛真的掌握了譚貴青撒謊的證據。
也因此,他話已出口,譚貴青的臉色瞬間煞白一片,一下子回到了半個小時之前。
譚貴青剛才努力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所營造出來的形象,直接崩潰。
一夜回到解放前。
譚貴青的所有努力被楊磊輕飄飄幾句話擊為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