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總這才放心,扭頭看常總。
常總皺了皺眉,“我不懂技術,我只知道那個姓楊的小家伙不能小覷,他可不只是學習成績好,還是一個極有魄力的生意人,如果他真要做一件事情,必然會成功。”
譚貴青連忙道:“這我知道,不過互聯網是新東西,他再怎么厲害也是第一次做,并且他也不懂技術,對互聯網的了解沒有比常總你們強多少,他確實能賺錢,但他的生意都是傳統的生意,要么是古玩,要么是證券,而互聯網跟那些真不一樣,不是誰都能玩得轉的。”
常總擺擺手:“說這些沒用,我就想知道,你說的短博客什么時候可以上線?”
譚貴青信心滿滿地伸出兩根手指頭:“兩個月,最多兩個月就能上線,只要資金能跟上,配合我們的一系列推廣計劃和內容創作計劃,一定可以在短時間內成為互聯網世界里最不可或缺的一員,楊磊只是個門外漢而已,不值一提,常總大可放心。”
常總想了想,“行,不過最好還是想辦法拖住那個楊磊,拖得時間越長越好。”
譚貴青沉默幾秒鐘,點頭,“好,我爭取。”
孫總在一旁笑道:“實在拖不住的時候,可以跟他草簽一些沒啥實質內容也沒懲罰的合約,兩個月后直接不認賬,他也不能把你怎么樣。”
“就怕他用盤外招……”
“那不至于,都是求財而已,不至于為了區區一個項目就把自己弄進小黑屋,他那么年輕,那么好色,那么有錢,又那么會享受生活,絕對干不出那種事情。”
“再說了,真要用盤外招,誰怕誰還不一定呢,我們又不是吃素的。”
……
在譚貴青和孫總、常總暢想未來的時候,楊磊也拿到了常聊科技的資料。
法人代表譚貴青。
注冊資金一千萬。
股權配比為5:4:1,常寶賢占51%是大股東,譚貴青占39%是二股東,孫總占10%為三股東。
大股東常寶賢是粵省人,主要做各種日用品和小家電的零售生意,也有涉足房地產和酒店,經常往來于首都和羊城之間,總資產二十億左右,是個很務實的大老板。
孫總,孫強,首都人,北郵畢業,算個富二代,家里也有一個億左右的生意,目前在家族公司擔任副總經理。
看完這些資料,楊磊隨手一扔。
就這?
還以為攀上了什么高枝兒了呢。
其他不說,就這破名字,看著就沒啥前途。
更何況還有這種股權分配方式,明顯沒有更長遠的打算。
除了他自己,哪家互聯網企業會這么分配股權?連期權池都沒留,雖然后期可以讓大股東協商出讓一部分股權做期權池,但那就要麻煩得多,會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搞不好也會動搖公司的整體結構。
所以那些規劃比較長遠的互聯網企業,在創業之初就會預留一部分股權給高級管理和高級技術人員。
而譚貴青和常寶賢這些人,明顯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不過也正常,現在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就連某里也沒有成長為若干年后那么舉足輕重的巨無霸,某度吃的是流量紅利,某企鵝目前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盈利點,只有某易做游戲賺得盆滿缽滿。
這么一看,譚貴青這些創業者還真沒什么好的學習榜樣,商業思維依然是比較傳統的那種,還需要在以后的運營中一點點吃虧一點點長記性。
在目前這個階段,類似的創業者有太多太多。
常寶賢這種傳統商人進軍互聯網的投資人更是多如牛毛,都知道互聯網是未來,但誰也不知道互聯網的生意該怎么做,不懂技術也不懂互聯網,只能跟風模仿或者被投資人忽悠,正如早幾年煤老板進軍影視行業。
但楊磊只想感慨一句——新時代的生意真沒那么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