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先簽個意向合同,我先給你打點錢幫你改善改善生活。”
“不用不用,我雖然不是很有錢,但溫飽無憂,而且我這人對物質生活也沒啥追求,只想圓夢。”
倆人又一通胡扯。
當然,楊磊盡量往投資這塊扯,而譚貴青則一個勁兒地拖。
幾分鐘后,楊磊才“戀戀不舍”地掛上電話,扭頭朝張海洋聳了聳肩膀:“聽到了?”
張海洋秒懂,“這是找到了更好的,把你甩掉了,怕你搶他的創意,又在想辦法穩住你?”
“對。”
“那羚羊科技……”
“我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看注冊日期,你早就發現了?”
“當然,在譚貴青有那個苗頭之后就發現了,投資人嘛,對自己的投資項目和投資目標都很在意,尤其是我這個人,做投資的時候,更看重創業者本身,其次才是投資項目,所以譚貴青那么點小心思根本瞞不過我的眼睛。”
“你的意思是,打算剽竊譚貴青的創意?”
楊磊笑了,“剽竊?遠遠談不上,譚貴青搞的那啥玩意兒嘛,也就是個簡化版的博客,本質上和博客沒多大區別,我搞的這個卻不一樣,功能的強大性遠在譚貴青那破爛玩意兒之上,不是我吹牛,拿出成品之后,就算是譚貴青自己也沒臉說我剽竊,不過嘛……”
“什么?”
“確實多虧了譚貴青,不然的話我還下不了那個決心做互聯網社交呢?”
“為什么?”
“不賺錢啊。”
“不會吧?有流量還擔心不賺錢?”
“有的流量確實好變現,但有的流量卻沒那么簡單,尤其是這種大眾化的社交類流量,龐大但駁雜,在未來的五年內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變現,最多像某度那樣賣點廣告賺點零花錢補貼補貼,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偏偏……”
“偏偏什么?”
“偏偏麻煩事兒多,輿論這塊從來都是風口浪尖,一旦真的成為社交領域的領頭羊,那也必然會成為輿論戰爭的最前線,有個風吹草動,遭殃的都是自己,懂吧?”
張海洋若有所思,“那你既然要做,就是有了解決辦法?”
楊磊搖頭:“答案總是出現在問題之后,現在還要啥沒啥呢,哪有什么解決辦法,不過思路肯定有。”
“能說說嗎?”
“當然沒問題,做社交,最重要的一點是屁股要坐正。”
“嗯?”張海洋挑眉,顯然有點不太明白。
楊磊卻沒有多解釋,而是笑著追問:“老張,說說你自己的想法,你見過譚貴青,又見過我,你覺得,誰更能成事兒?”
張海洋哈哈笑道:“哈哈哈,這還用問?當然是你,是個人都會這么回答,這是明擺著的事情,畢竟,你的戰績在國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我可是第一次做互聯網。”
“你的其他項目也都是第一次做,而且做互聯網吧,越年輕越好做,因為年輕人的思維更活躍,適應能力更強,能跟上互聯網的進步速度。”
楊磊也笑了,“那你要和我一起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