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給投資人寫投入資金保證?
嗯,前所未聞啊。
也就若干年后的某些超級技術大佬可能有類似的待遇。
現在,想都不敢想。
國外也一樣。
所以,楊磊一句話把張海洋干懵了,“不,不用這么夸張吧?”
“展示一下我求賢若渴的態度,不夸張,哈哈哈,”楊磊順勢哈哈一笑,“不過說真話,老張,我做事兒就這樣,花錢從來都是這樣大手大腳,搞個家裝公司都要給工人配上通勤車、宿舍、食堂等,光這塊的錢就已經花掉了大好幾百萬,未來還要給工人蓋宿舍樓,社保那些更不用提,早早地安排上了,所以,不要懷疑我花錢的決心和能力,我能賺錢,更能花錢。”
張海洋深吸一口氣,“做互聯網要花的錢,比傳統企業要多得多,規模大了之后,十億二十億只能算等閑,巨頭們都是大幾十億上百億地燒,想要跟巨頭們競爭,肯定不會比巨頭們燒得更少。”
吹牛!
真當都不知道互聯網咋回事兒?
燒錢是有。
燒得狠的也有。
但動則大幾十億上百億的燒,滿打滿算也就那么幾家而已,楊磊印象中也就一個拼夕夕,那真是花錢換流量、換用戶,百億補貼一輪接一輪。
除了拼夕夕外,其他互聯網巨頭就沒有這么能燒錢了。
雖然花錢速度也很嚇人,但花錢和燒錢不一樣,那叫投資,例如某東,每年賺得多花得多,幾百億幾百億地花,但那些錢都花在了正經地方,建倉庫買飛機搞物流造宿舍給快遞員交社保等等。
還有某企鵝、某度也都差不多,花出去的錢都用在了實實在在的地方,不管是投資、收購還是開發新技術、新項目,都是有的放矢,和那種花錢買流量的燒錢真不一樣。
要說燒錢換流量,某企鵝這些巨頭們也做過,但大多在創業初期,而且燒掉的現金也有數,有十個億綽綽有余,絕對沒有幾十億上百億那么夸張。
張海洋這么說,只有一個目的,嚇唬他。
或者說,想試試他的魄力?
還是……試探他對互聯網的了解程度?
想到這里,楊磊擺了擺手,“老張,你這就夸張了,我就搞個博客之類的東西,就算燒錢,也沒那么夸張,十來個億夠燒好幾年,就算以后遇到花錢的地方,也有自身盈利頂上去,把錢當紙燒,你當我傻啊?”
張海洋搖搖頭,“關鍵時刻,還真就得燒錢,不燒錢哪兒來流量?”
楊磊樂了,“燒錢才有流量?恕我直言,燒錢換流量是最最下乘的路子,走這條路子的負責人有一個算一個都不合格,你要說十幾年后巨頭們已經徹底壟斷這個行業只有燒錢才有出路,那還說得過去,可現在連群雄爭霸都算不上,互聯網這個世界里還有大片大片的空白,隨隨便便都能占領大塊領土,用得著燒錢?”
“哦?愿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