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貴青想了想道:“磊哥,其實很簡單,復制常聊科技的發展模式就行,就像咱們之前聊的那樣,先上線,上線之后努力做內容,怎么吸人眼球怎么來,先把用戶吸引過來咱們才有未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能具體點嗎?”
“能,”譚貴青咬了咬牙,“明星八卦、桃色新聞、帶顏色的文字和圖片等等,全都是行業前輩們用過和在用的招數,非常管用。”
“但你總不能一直靠這個吸引用戶吧?而且這很危險。”
“是,不過只要有用戶,基本盤就有了,剩下的就是經營和維護。”
“盈利呢?”
“……廣告。”
“除了廣告呢?”
“可以做游戲,做音樂、小說、電子郵箱等等板塊,尤其是游戲,只要有用戶,隨便做點小游戲都能賺到很多很多錢,絕對不愁沒有盈利。”
楊磊心里有數了。
這譚貴青說到底也還是正常人范疇,并沒有什么超前和高明的看法,玩的也都是某易、某度正在玩的,甚至不如某易那么踏實。
人某易的丁三石就牢牢抓住游戲這塊的基本盤不松手,其他的也做但都是淺嘗輒止,能做成就做,做不成損失也不大。
某度就差點意思了,什么都想做,錢花了不少,可就是沒做起來,十幾年后依然是除了搜索只有搜索,始終沒找到新核心,做芯片和人工智能倒也有點動靜,但直到楊磊穿越也沒能在這兩塊實現大規模盈利。
按照譚貴青的說法,飛越科技有多少錢都不夠燒的,尤其是譚貴青自己當家作主的情況下。
世界上唯一有機會完成譚貴青的規劃且不需要燒太多錢的人,只有楊磊這么個重生者。
其他人必須燒錢,除了燒錢沒有別的辦法。
做游戲,說起來簡單,有用戶就能賺錢,某浪的用戶少嗎?沒做游戲嗎?結果呢?新浪自己做過游戲,也投資過別的游戲公司,還有自己的游戲平臺,但不管哪一種在行業內連一丁點水花兒都沒看到。
做不起來就是做不起來。
這玩意兒除了像楊磊這樣開掛外,只有技術、實力、用戶、資金、運氣等要素全部集齊的情況下才能在某易、某企鵝以及其他大小游戲公司的圍剿中搶得一席之地,尤其是運氣,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譚貴青的見解在楊磊看來一文不值。
但他不能那么說,相反,還鼓勵道:“你有自己的想法很好,加油干,你要啥我給啥,當然,得再等等,你也知道,我現在的錢全在股市里,所以多擔待著點,等我的錢從股市里拿出來,多了不敢說,至少往飛越科技砸兩個億。”
“真的?”
“真的,我可以向你保證,但前提是你得一心一意地為飛越科技考慮,別再干腳踩兩條船的破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