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環視眾人,“你們就沒有想過培養自己的歌手嗎?”
肖思語愣了,“培養自己的歌手?”
“對。”
“這,這怎么培養?培養一個具備專業素養的歌手,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專業訓練,而且是全日制的那種訓練,咱們能玩得起?”
楊磊反問:“你對歌手的定義是什么樣的?”
肖思語謹慎回答道:“具備專業演唱水平的專業或者業余音樂人。”
“你看《星光大道》嗎?”
“看。”
“里面有很多非專業歌手對吧?”
“嗯。”
“唱功其實都不錯,對吧?”
“是,”肖思語咬著牙承認。
楊磊笑了,“所以說你們都忽略了一點,國內人口眾多,具備專業演唱能力的人更多,但能出名的就那么幾十個,最多不超過一二百人,不說民間歌手,只說接受過專業院校系統教育的科班歌手,畢業后能出專輯的都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會淹沒在蕓蕓眾生之中,不是他們專業水平不行,而是沒有出頭的機會。”
他頓了一下接著道:“舉個例子,就青歌賽正賽上的選手,隨便哪一個的唱功都是一流的,如果給他們機會,并且好好包裝一下,混個二流歌手不成問題,而國內那么多專業院校每年要培養幾百上千名專業歌手,所以,我說的培養不是培養他們的專業水平,而是給他們發育和成長的空間。”
這時,劉新插嘴道:“楊總,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歌手是歌手,音樂人是音樂人,您說的這些歌手,唱功沒毛病,但幾乎不具備創作能力,而真正能火起來的歌手,基本上都是唱原唱火起來的,也就是說,音樂創作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楊磊笑了,甚至給劉新鼓掌,“很好,老肖果然沒有看錯人,你在內容輸出這塊確實有一般人沒有的嗅覺,不過這點才是我要說的。”
然后,他的表情嚴肅起來,“咱們做互聯網內容的,一定要記住一點,咱們的用戶是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不管是輸出還是輸入,這個本質永遠不會改變,換句話說,這數以十億計的普通人才是咱們這些互聯網企業的基礎,網絡文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有人說網絡文學是平民文學,要我說,這個稱呼不但不羞恥,相反還很貼切,咱們就是要做平民喜歡的內容,有平民文學,就可以有平民音樂和平民影視,就看你怎么做去。”
劉新皺眉:“網絡文學好說,但這個網絡音樂……”
說到這里,一眾高管全部若有所思。
楊磊笑瞇瞇地點頭,“沒錯,我的意思就是做網絡文學那樣做音樂,而且是做音樂人,建立一個音樂孵化基地,自己培養具備創作能力的原創音樂人,把民間各種各樣的音樂人匯聚在一起,看看能迸發出怎么樣的生命力。”
劉新艱難地咽了一口口水,“楊總,這,這絕對是個偉大的構想,如果能成功,咱們將會改變音樂甚至文娛行業的生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