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超市和楊磊年前離開的時候差不多,不好不壞,中規中矩,倒是工作人員都精神了些。
不過剛進門沒多大會兒,他三叔就急匆匆地跑下來,“石頭,你啥時候回來的?也不說一聲就跑過來了,嚇我一跳,沒查出什么問題吧?”
這個心態……
楊磊都不想說啥了。
以前還覺得他三叔勉強算個干將,可現在,接觸的人才越多,越覺得他三叔不成器。
合著這超市就是給他楊磊干的?
管理超市就是為了應付他楊磊的檢查?
是不是不檢查,連敷衍都不敷衍了?
楊磊心里嘆了口氣,臉上卻笑呵呵地說道:“挺好的,沒發現什么大問題,這小半年的生意咋樣?”
“很好啊,現在的日均營收在二十萬左右,周末兩天能到五十萬。”
“凈利潤呢?”
“能到二十三四個點,越往后,這個凈利潤越高。”
這個經營狀況是真的不錯。
在這么個小縣城里能有這樣的營收和凈利潤,太難得了。
要知道,這可是07年。
不過考慮到天天超市是屯城以及周邊地區唯一一家大型商超,這就很好理解了。
而且這還是上半年的消費淡季,等到下半年,日營收翻一倍不成問題,因為他們這邊的人習慣在秋冬季置辦大件,例如彩電冰箱等各種家電,因為秋冬季節剛收了秋糧也拿到了夏天打工的收入,正是兜里最寬裕的時候。
而春夏兩季則恰恰相反,播種、施肥都要花錢,農閑的時候又要跑出去打工,是大部分居民最窘迫的時候。
沒辦法,小縣城里就這么個經濟條件,商超的消費主力除了縣城里那些經濟條件稍微好點的家庭,就是各個村鎮的農村居民。
對此時的絕大部分農村居民而言,進城逛超市堪比趕大集,是有季節性的,而不是日常,每次進城都會一次性購買好多東西,然后隔一段時間再來一次。
以至于楊磊琢磨著要不要專門給天天超市配兩輛大巴,專門接送十里八村的顧客。
當然,這只是個想法,到底要不要這么做,還得看超市的后續營收。
開業滿一年后要是還能穩住這個局面甚至有進步,還真可以。
反正以超市的收入,買得起車,也運營得起。
只是這個想法暫時沒打算和他三叔說。
他三叔陪著他在超市里轉了一圈,連倉庫都沒放過,最后回到辦公室。
剛坐下,他三叔就迫不及待地追問:“石頭,什么時候開分店?”
得,攤牌吧。
楊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三爹,你把這家店經營好就行,開分店的事兒我會交給其他人。”
“啊?”
“我已經決定了。”
他三叔沉默了幾秒鐘,“是因為那事兒嗎?”
“那只是一部分,最主要的是你的能力還差點意思。”
“……行,我知道了,正好我也能省點心思處理處理家里這些事兒。”
“嗯。”
然后叔侄倆都沒話說了。
說什么呢?
他三叔干的這事兒實在不怎么地道。
而且他一個晚輩也不適合說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