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成功便成仁,這是改革家的宿命,他們終生與中庸無緣,要么成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要么成為人人唾罵的大狗熊,沒有第三種結局。”
周老板又沉默了。
足足有兩分鐘,“算了,先不說這些沉重的話題,繼續聊聊那兩個騙子留下的爛攤子,你就說,能接手不?”
楊磊毫不猶豫地伸出兩根手指:“兩年內長鄭高速能完工,我就能接,否則,我絕不可能接手這種絕對會虧錢的爛攤子。”
確實是個爛攤子。
如果只有一兩個三五個小廠子,接也就接了,做點沒啥技術含量的產品隨隨便便就能消化掉,就當是幫老鄉們解決幾個就業崗位,省得大家打工還得跑去沿海地區甚至南方。
可這是一個大的廠區,幾乎相當于一個經濟開發區了,而且是只做電子廠的開發區,這怎么玩?
就算他能投資得起,后續運營也根本施展不開。
當然,如果給他時間,也能勉強帶動,因為他有這方面的計劃。
只是他的計劃肯定不能全盤托出。
做生意么,哪有一見面就把自己的底牌全亮出來的道理?
周老板自然不知道楊磊心中的小九九,沉思片刻道:“長鄭高速這塊,我盡量催一催,看不能提速,但這也需要你的配合,有投資,上上下下才會有動力,否則光我一個人,是無法推動這么大項目的。”
五百公里的高速路,建設費用高得嚇人,就算不追求直接盈利,也得對民生有好處才是。
不算經濟賬,但必須算民生賬。
如果楊磊真愿意接盤,并且真的可以投資多少多少個億進來,那么不管是潞州府本地這些人,還是省內甚至國家層面,都會樂見其成,反正長鄭高速本就在規劃中,無非是把計劃提前幾年而已,影響不是很大,是值得的。
所以,楊磊很理解周老板,“這沒問題,但需要簽署正式的合作協議,需要地方甚至省城相關部門背書。”
“沒有問題!”
嗯,就這么幾句話,協議達成。
雖然只是一個大概的協議,一點細節也沒有,但有這個態度,剩下的就很好說了,無非是討價還價而已。
不過,半導體制造產業園的計劃是個意外,楊磊來這里之前可沒想到這事兒,連周老板他們也沒想到。
所以,閑聊片刻后,周老板主動提起這事兒,“你原本打算投資個什么項目來著?”
楊磊笑笑,“食品廠。”
“嗯?”
“沒錯,就是食品廠,不過規模很大,至少五個億。”
“做什么品類的食品?”
“你猜一猜。”
“……”
“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就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食品,很多人天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