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法這東西除了天才一般的直接創新和改進,也可以一點點地積累一點點進步,可以達到厚積薄發的效果。
笨也有笨辦法。
何況只要成長起來,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的時候,招幾個天才進來真不是什么難事兒,一年幾百萬就能把世界上頂級的專業天才拿下,畢竟某為在十幾年后拿下的天才們一年也才二百萬人民幣,算上分紅、獎金等收益也就五六百萬。
楊磊可比任老板更舍得花錢。
反正就一個意思,有他這個當老板的高瞻遠矚,現在的羚羊微博看起來和飛越短博、常聊簡博沒啥區別,但核心這塊卻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越往后這差距會越明顯,直到飛越、常聊再也追不上。
另外,就算這種推薦算法再怎么原始,在這個時代的殺傷力也相當強。
所以楊磊在公司和曹國威見面的消息直接引爆了整個互聯網,從羚羊微博開始,迅速發酵,直至擴散到整個互聯網,連某度的貼吧里也有好多人在討論這個消息。
“老曹這是要收購羚羊?”
“話說羚羊的風頭是夠強,老曹心動也正常。”
“不過現在的羚羊不便宜吧?”
“一家新公司能貴到哪兒去?”
“那可不一定,羚羊雖然是新公司,但潛力很足啊,而且這個表現,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兒去。”
“人家楊磊可不一定會賣,人還在上大學,這是第一次正兒八經地創業,怎么可能在新產品上線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就賣掉?”
“呵呵呵,你們懂什么,誰說楊磊手里只有一個羚羊科技了?”
“就是,還有螞蟻科技和飛越科技呢,螞蟻科技沒啥意思,但飛越科技表現也不錯,而且價格還不高。”
“結合昨天楊磊偷偷去見李艷紅的消息看,這互聯網要亂起來了呀。”
“你們說現在的羚羊科技值多少錢?”
“至少五個億。”
“有點少了吧?”
“多了,兩個億足矣。”
“你們就被瞎操心了,說不定老曹只是想和楊磊聊聊夜總會的事兒。”
“什么夜總會?”
“就那個天什么人什么。”
“臥槽,行家呀!”
在吃瓜群眾侃大山的時候,曹國威和楊磊也進入了正題,“小楊,艷紅和你聊過收購的事兒了吧?”
“嗯,聊了一會兒,不過沒有達成協議。”
“為什么?”
“價格沒談攏。”
“你開多少錢?”
“十個億。”
“美金?”
“美金。”
“羚羊還是飛越?”
“當然是飛越,羚羊他也問了,不過我開價更高,直接把他氣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