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我得到消息,現在外面的傳聞滿天飛,幾乎人人都知道您要代市長……不過,我估計,代市長也只是開始,最晚明年上半年,您就能再次升格,成為蘇淮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一把手。”
聽了林白藥吹捧的話,喬延年并無多少喜色,反而嘆了口氣,道:“職務高低不重要,在哪個位置都是為人民服務,有時候走的太快,并不是好事。只不過為了避免某些掣肘,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只能義無反顧的往前走……好了,咱們不談這個……”
后面的話他沒有說出來,畢竟和林白藥的關系沒到哪一步。若是嚴格來講,現在涉及的層面已有些交淺言深,略微顯得魯莽。
林白藥好不容易把話題引到這里,豈能半途而廢,道:“喬市長擔心省里的局勢?”
喬延年開玩笑似的說道:“林總莫非是我肚子里的蛔蟲?”
林白藥大笑,道:“哪里哪里,只是猜測,您姑妄聽之,我姑妄說之。省里的老書記馬上要退了,退之前,借李敬東案,強勢調整了東江市的班子,算是把您正式扶上馬。然而老書記沒時間再送您一程,您是擔心,等老書記退居二線,他的位置明顯要被老二接任。而您,和老書記都屬于外來派,和老二他們的本地派有矛盾。若是老二接任后,另調人來東江當書記,掣肘之下,您的經濟發展計劃會受到嚴重影響……”
喬延年如同被剝開的洋蔥,紅色紫色白色齊齊整整的暴露在空氣里,他的心思被林白藥給點明了,眼神卻透著幾分沉靜,道:“林總果然手眼通天……”
“喬市長過譽了!我閑暇時聽那位老人說起過,他很欣賞你,還說首都出來的那批60年之后生的人里,你最有學問,最有能力,最有膽略,遇到機會,當青云直上。所以我來找您合作,是想和您交個朋友……”
喬延年反問道:“若是剛才林總對省里局勢的猜測成真,我又怎么可能青云直上呢?”
林白藥笑的莫測高深,道:“同樣的問題,我問過那位老人。他老人家說,再過兩個月,老一退休,老二要調走,上面會空降一位改革派接任書記。以喬市長的能力,只要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再不會受到任何掣肘,可以大刀闊斧的完成您的施政理念……”
前世里,林白藥辭職創業后,有好幾個大項目都和喬延年主政的地方有關聯,所以詳細研究過他的履歷,并且和喬延年的小外甥合作過,從他口里知道了很多內幕消息。
98年是喬延年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仕途的起飛點,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隨著蘇淮省權力洗牌,他的施政理念受到新任書記的大力支持,從此開始了青云直上之路。
而蘇淮省這次大洗牌,是上面看到了外來派和本土派內斗阻礙了全省的發展腳步,所以進行了全面的調整。
這是后世接近半公開的秘密,可在這個時代,卻是林白藥手里最厲害的武器。
“啊?”
喬延年騰的站起,目不轉睛的盯著林白藥,道:“當真?”
林白藥收斂了笑容,神情變得嚴肅,道:“這樣的事,我怎么敢和喬市長說笑?何況,答案最多兩個月就能見分曉,我不會傻到拿著一千萬投進東江,卻去得罪了東江的父母官……”
喬延年相信林白藥絕不是傻子,也就是說,這個消息應該真的。
他終于確定,不管溺水救人的故事多么荒誕,至少林白藥身后的那個人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他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最重要的是,林白藥表現出了足夠的善意,雙方又沒有任何的利益沖突,他沒必要魯莽的樹敵。
多個朋友多條路,尤其實力強大的朋友!
喬延年做決斷前很謹慎,可該做決斷的時候也很干脆,道:“……林總,周一上會,我會全力推動成立東江城市建設投資公司,你那邊請提前做好對接準備。就按照方案二執行,我們聯手,先解決掉爛尾樓的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大局。至于其他的,朋友相交,貴在知心,我只認林總這個人,別的不感興趣……”
林白藥暗中松口氣。
讓喬延年以為他只是“白手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還得讓喬延年不敢輕舉妄動。
防人之心不可無,知道了上面即將實行的房改政策,喬延年完全可以撇開林白藥,動用自家的親戚朋友,從爛尾樓項目里牟取暴利。
以后世林白藥對喬延年的了解,他為人方正,不是過河拆橋的性子,也不會搞這些蠅營狗茍的謀利。
但自己的命運不能依靠別人的人品來裁決,所以必須要給予他必要的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