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北大交火事件影響極大,直接推動了90年代末的國企改革大潮,張、林二人作為當時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他們的觀點各有擁躉,余波持續了整個改革進程。
作為主政一方的青壯派,喬延年算是官員里懂經濟的,道:“聽說過,但沒仔細研究,簡單而言,林毅夫從制度適應性的分析出發,強調目前國有企業的主要問題是不公平競爭條件下形成的軟預算約束。企業改革的核心是剝離戰略性政策負擔和社會性政策負擔,以硬化預算約束,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張維迎從現代企業理論出發,強調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安排的重要性,認為改革的出路在于將企業中的國有資本變成債權、非國有資本變成股權。”
林白藥道:“市長更支持哪一派的觀點?”
“兩人的觀點都各有偏頗的地方,但就目前的國企困境,我更認可張維迎。通過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的分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是要解決一個激勵機制問題,再一個就是經營者的選擇機制問題。在某些具備絕對優勢的壟斷行業,國企的強大毋庸置疑,可像東江電子這種國企,放進市場里去和民企競爭,只能被打的一敗涂地。究其原因,無非是廠子是國家的,作為經營者,付出的努力和收益不成正比,鐵飯碗鐵飯碗,旱澇保收,誰還會拼命去研究市場,是迎合受眾?唯有國有資本非國有化,才能讓政府卸掉包袱,輕裝上陣。”
林白藥笑道:“林毅夫是專家,要解決問題,他的很多見解,未必是正確的,但是轉來轉去,會發現也沒有比他更好的辦法。張維迎是學者,提出理論,標新立異,自圓其說,那就是成就之一,未必是錯,但理論要長遠論證,眼前走錯,傷害的是十年的機遇和一代人的人生。”
“哦?所以,林總支持林毅夫?”
“不,我也支持張維迎。”林白藥笑的像極了老狐貍,道:“95年的時候,張教授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冰棍’理論。他說,國有資產就是冰棍,不用也會自然消失,只有運作起來才會有效益。除了排他性政策的扶持,既缺乏創新,也缺乏效率,因此把現有的國企民營化,主要靠決策者的魄力,技術難題不大。”
這番話里的深意,喬延年自然心領神會,道:“林總放心,金地集團的事,可一不可再,東江電子改制,省里還是支持的。我向你保證,市府上下必定全力支持你的收購計劃,誰反對給東江電子謀出路,我就讓誰丟飯碗!”
喬延年能在這個年紀混成一地父母,該狠的時候不會心慈手軟。
或者說官場如戰場,沒手段的,熬不到如今的位置。
這次之所以被偷塔,主要是林白藥不講武德,借鄭家賢的把柄發動了突然襲擊,硬是把刀子塞到喬延年的敵人手里,悍然背刺。
猝不及防,來勢洶洶,喬延年只能咬牙吃了悶虧,暫時性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只是誰也沒想到,林白藥會立刻送上門來要求接盤,還在明知金地集團接盤價的基礎上,把價格漲了將近一倍。
什么叫絕地反擊?
喬延年把林白藥的出現當成了自己的諾曼底登陸,他心里憋著氣,被人背刺的火,以及急于甩掉東江電子這個抱負的急切,全都在今晚顯露無疑。
否則的話,以他的地位,何至于把話說的這么直白,向林白藥保證會提供全力支持?
林白藥笑道:“我相信,有市長的支持,東江電子必定能夠重現以前的輝煌。”
他心里默默的叮囑自己,這輩子都不能讓喬延年知道,究竟是誰在幕后搞的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