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心怡道:“地價現在一文不值,政府想賣,也沒人愿意買啊。至于地面建筑,大多老舊,各類生產線是先進,可生產的商品沒有市場,就像沒有胳膊的人,再大的力氣也無法舉起哪怕一公斤的東西。”
接著她說了句名言:“不能創造價值的價值相當于毫無價值!”
王浩林無言以對。
姜心怡繼續道:“至于職工安置,王市長,說句不好聽的,東江電子廠七千多職工,卻有四十八個處室,副科長以上級別的就有三百七十八人,人事、財務、后勤、管理、計劃、宣傳、保衛和辦公室等行政人員多達九百四十五人。食堂,醫院,倉庫,幼兒園,小學等地安排職工家屬就業有近千人。這是一家企業應該有的正常比例嗎?”
王浩林再次無言以對。
國資委主任見形勢不妙,接過話說道:“東江電子負債近八千萬,這部分負債和其他的不良資產已經全部剝離,由市府和銀行各自承擔,相當于目前的四千八百萬估值是凈資產。這么優良的資產,如果以一千三百萬的價格出售,會造成三千五百萬的國有資產流失。我給諸位坦白,這個數,誰也承擔不起,連帶我們這些人都是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的。楚總,你是明白的,你看金地集團,不就出事了嗎?”
楚剛笑道:“作為生意人,這個我要說句公道話。金地出事,不是金地的錯,也不是市府的錯。不管改制也好,重組也好,并購也好,什么樣的說法不要緊,本質就是市場上做買賣。如果沒有人愿意接手,你出價再高也是枉然。東江電子值多少錢,評估機構給出的數字,或者說市府想要達成的數字,沒有經過市場檢驗,那都是空中樓閣。當初和金地的協議是九百六十萬,當然并不是東江電子只值九百六十萬,而是金地集團只愿意出到這個價錢。而據我方的估算,一千三百萬收購東江電子,比金地高出了三百四十萬,足以證明我方的誠意。如果超出這個范圍,我司沒有把握掌控后續風險。”
王浩林苦笑道:“楚總,你這個價格實在讓我有些為難。這樣吧,我提議暫時休會,中午了,我們一起去吃個工作餐,下午繼續談。”
下午兩點談判繼續。
又經過多輪爭論,王浩林做出讓步,不再要求全部接收安置在崗職工,同意寧安地產提出的五分之一的承諾。
但是價格方面,仍然堅持兩千五百萬,不肯松口。
主要的擔心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羅珂說道:“厲以寧教授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國企改革提出財富精英配置論。這個論述的主要思想是,國企改制過程中的國有資產流失是必然的。只要實現了企業的財產權界定,國企改革的難題就解決了。因為效率提高和適應是市場化方向,因此國企的暫時性失業和兩極分化也是自然而然的。”
王浩林驚訝的看著羅珂,道:“羅總監神通廣大,連我都不知道厲以寧教授有過這段講話……”
羅可當然也不知道,這段話是今天早上林白藥臨時教給她的,說要是市府糾纏于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就用厲以寧的這段論述來堵住王浩林的嘴。
“厲教授身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又是國內著名經濟學家。他的言論很多時候會影響到經濟政策走向,所以我就過多的關注了一下。這算什么神通廣大?王市長可以讓人向首都的朋友打聽一下,這個論述是他今年公開提出的,受到很多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的支持……”
王浩林不敢大意,忙轉頭對身邊的人低聲說了兩句,那人點頭出門而去。
會議室內的談判還在繼續。
沒過多久,那人回來,手里拿著一本厲以寧今年剛出版的經濟學著作,翻到某頁,里面確實寫著剛才羅珂說的那段話。
王浩林佩服道:“這是我們身為領導干部的失職。主抓經濟,更應該像羅總監一樣好好學習才對,不然跟不上形勢,對不起東江人民。”
羅珂露出謙遜的笑容。
有了這段小插曲,氣氛變得融洽了不少。
王浩林咬咬牙做出退讓,說道:“楚總,我可以再讓四百萬,兩千一百萬,這是市府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