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閑這才放下心來,又問道:“那三個村子放在哪里?”
“桃園村選在了臥牛崗下,距離百花村也就百來丈距離,牛角溝村選在了北坡,就在少爺你的那片山地之下,也不遠,只有李莊稍微遠點,他們選在了距離百花村三百丈遠的竹林橋。”
許小閑并不知道這三個地方,但最遠也不過千米距離,倒是沒啥影響。
“他們已經開始準備在這三個地方修建房舍,正在平整地基,王富貴說等房子修好,秋收過后,正好搬過來,那時造紙作坊和少奶奶弄的飴糖作坊也修好了,這樣剛好接的上。”
“嗯,”許小閑點了點頭,忽然想到了隧道窯這個東西,“新的窯建好了沒有?磚瓦燒出來了沒有?”
“前兩天出了第二窯,成品率比第一窯高了許多,窯匠老炭頭說再改良一下進風口,第三窯就能達到少爺您說的水準了。”
許小閑裂開嘴笑了起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小覷的,在弄了這隧道窯之后他還有些擔心,他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夠掌握火候,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辦法解決這隧道里運輸磚瓦的技術難題,此刻聽李大爺一講,他放下了心來,也有些好奇,改天得去瞧瞧他們是用什么法子解決的。
“你告訴這三個村的族長,所有的房舍,全部采用磚瓦來建,磚瓦由隧道窯提供,免費。”
李大爺愕然的張開了嘴,許小閑又道:“百花村也一樣,等農閑時候,將你們那些土墻房子全部推到重建!”
“這建房子有講究,少爺這兩天畫幾張小青瓦房的圖紙出來,按照這圖紙去修,美觀漂亮,咱們百花村會煥然一新,你們也能住上干爽亮堂的房子了。”
“……少爺,這、這可是五百來戶人家啊!五百間房,這得用多少磚瓦?”
“無妨,隧道窯的技術一旦成熟,磚瓦這東西就不值錢。”
許小閑站了起來,在這院子里走了兩步,“人活一輩子為了什么?不就是房子車子票子、啊不,不就是房子肚子孩子么?”
隔壁的那堵墻上冒出了一個腦袋,季星兒剛剛探出頭想要翻墻來瞧瞧今兒晚上吃什么,卻沒料到正好聽見了許小閑在慷慨激昂的夸夸其談:
“他們都是百花村的村民了,少爺我說過要帶著百花村脫貧致富,這住就是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百花村的村民要住好,接下來他們會吃好,等學堂建起來之后,他們的孩子能學好。”
“我所希望的是,這四個原本不同的村子能夠完全的融合在一起,那地方只有一個百花村,村民之間沒有芥蒂,能齊心協力,能共同奮斗出一個美好的未來,如此,少爺我……才心安!”
李大爺離開許府的時候腦子是暈乎乎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能夠住上青磚瓦房,但現在他信了,因為有少爺在。
許小閑卻逗著狗樂了,這古人好忽悠啊,看上去自己似乎花了不少成本,實則是收買了所有人的心。
這世界什么最重要?
人!
有了人,他的那些產業才能健康發展,才能讓他實現當一個涼浥縣的富家翁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