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中檀終究沒有將許云樓的故事講出來。
許小閑也沒有得到關于許云樓的更多的消息。
常伯肯定是知道的,他也去問過了常伯,但那糟老頭子卻顧左右而言他。
接下來的時日里他比狗都還要忙。
阮氏并沒有因為他成了爵爺就放棄了涼州市場,章氏那手紙依舊在源源不斷的送往涼州城和涼浥縣。
許小閑依舊讓安荷花和杜蘆門將這兩個市場所有的手紙給吃了下來。
北境馬幫甚至分出了三個商隊專門跑涼州的其余七縣,專門賣這從阮氏收購而來的手紙。
阮氏自然也發現了他的這一舉動,于是,涼州七縣一夜之間就都有了阮氏紙業的鋪子。
馬幫按照許小閑的吩咐在涼州七縣也設立了百花紙業的鋪子,繼續收購阮氏的手紙,并向臨近的臨州和筱州市場進發。
許小閑沒有將他的心思放在這紙業的戰場上,因為百花紙業并沒有被阮氏圍堵住,甚至百花紙業的名聲在附近的州縣越來越響亮。
阮氏的手紙雖然利潤薄了一些,但量大,路途近,這讓他的資金能夠循環起來,多少還能落下幾個子兒。
至于阮氏的阮行遠……這些日子以來,他瘦了。
許小閑現在天天窩在了百花鎮。
兵工廠尚未能建設起來,但是他找到了兩個技藝高超的木匠和鐵匠。
譚春是個年約三十的木匠,從石井鎮搬遷而來,做得一手極好的木工活兒,村民們叫他譚木匠。
張小錢是個年約三十的鐵匠,從鳳鳴鎮搬遷而來,身子骨極為健壯,掄得一手好大錘,也打得一手好鐵器,尤其是他打磨的剪刀更是一絕。
此刻二人就在李大爺家里,就小心翼翼的坐在許小閑的面前。
他們看著這位年輕的爵爺心里有些畏懼,不知道將他們叫來干啥。
許小閑正在一張紙上畫著諸葛連弩的圖,他一邊畫一邊說道:
“譚木匠,你給本少爺仔細的看清楚,也仔細的聽明白了。”
“許爵爺請講,小人定會記住!”
“好,你看,這玩意兒叫諸葛連弩。”
“……為啥不叫許氏連弩?”
許小閑抬眼瞅了一眼譚木匠,“因為本爵爺喜歡!”
譚木匠閉上了嘴,爵爺喜歡那當然就是最好的,卻便宜了姓諸葛的。
“這個地方是箭槽和掛弦……它們是一體的,我的要求是一次可以放入十支箭羽。”
“這是弩身,所有的零件都和弩身相連,要用最好的木材,務必保證弩身以及配件不會變形更不會開裂。”
“這是拉桿,往后一板就能夠達到上弦的目的,只有一松開,就能將箭羽擊發出去……”
許小閑用了足足一個時辰,畫出了一張栩栩如生的弩來,在這張弩的旁邊,他還畫出了所需要的各種配件。
譚木匠就驚呆了,他打造過弓,他打造的弓比世面上的弓好了許多,但此刻他在看了這張圖紙之后才發現自己打造的那些弓遠遠比不上許爵爺畫出來的這弩!
現在不知道這弩的威力和準頭,可單單它能夠實現自動上箭這一點,就顛覆了他的認知,并立馬沉迷于其中。
他很快看出了其中的門道,這需要極為精細的手藝,每一個配件都要打磨得恰到好處,這樣才能夠和弩身完美契合,也才能夠保證發射時候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