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府凝暉院書房
這兩日,定王蕭君昊回府都會召集屬官、幕僚來議王妃跟他提的由邊軍自行開荒種植、養殖自給之策。
昨日只是略略提了提,意在給眾屬官和幕僚時間充分思考,順便給他們留足去討論的時間。
今日再議,殿下定是想要初步結果,掌表啟書疏的陸熙文率先道:
“殿下,昨日所提之策雖好,但是若由定王府來提出,怕是會在朝中掀起不小的風波。”
甚至,可能會引發定王殿下有意爭儲之猜測,這風向若是刮的烈了,怕是會不妙。
再有,此策提出伊始,也許會將邊關將士給悉數得罪,也會讓一些對儲位有想法的暗中偷著樂也不一定。
要爭那個位置,沒有軍中支持想都別想。
統判七曹參軍事的王府屬官韋元任對此事的看法與陸熙文完全不同,自昨日殿下提出到今日召集他們再議之前,這倆人的爭論就沒怎么停過。
此刻被陸熙文給搶了先,韋元任自然不甘落后,他立刻反駁道:
“怕什么?咱們殿下自十六歲就去了西北軍營,在軍中多年,提出擴充軍備之策再正常不過。”這有什么好怕的?
陛下定不會因此猜忌,一向中立的大臣也不會趁機裹亂。至于喜歡生事的,就算他們殿下什么也不提,那些人也同樣會生出事端來。
瞻前顧后裹足不前豈是大丈夫所為?
只要有利于邊關將士,由殿下提出怎么了?有本事別人也去提啊,是他們殿下想出來的,為什么就不能是殿下提?
見這兩人當著殿下的面都有可能再起爭執,王府屬官軍咨祭酒葉子巖趕緊的道:
“韋大人和陸先生所言各有各的道理,若實在擔憂,那不如先跟太子殿下提一提,若他也贊同,屆時由太子殿下和咱們殿下一起向朝廷提出……”
“不可,若被有心者借此諷刺太子殿下搶功,挑撥太子殿下和殿下的關系,那樣只會鬧得更難堪。”
葉子巖尚未說完,就被定王殿下的恩師出身世家博通子集經史卻堅決不入仕的宋文嵩宋先生給打斷了。
他認為,要提就由殿下提。要不提,干脆只當從來沒有過這個想法,絕不可同太子殿下一起提。
何況,此策雖的確可行,推行下去,不出幾年,成效絕對可觀。
可即便陛下和朝中主要大臣都支持,但其推行的過程可想而知的困難。
且統兵將帥此時大都尚未返京,若殿下當下就跟陛下提,還有可能讓心懷叵測者借此散布不好的言論,令統兵在外的將帥徒生不安。
若太子殿下因此被遷怒,他難道就不會再遷怒回來?還是定王殿下一家做事一家當的好。
若非當今陛下是個明君,他昨日就已經力勸殿下萬不可提及此事了。
歷朝歷代,但凡提出革新者,無論其對整個國家乃至周邊諸國的影響有多大,但其本身卻沒幾個落得好下場的。
人都有護短心理,他不希望他的學生因此出任何意外。
“殿下,此策提出,可能會將邊軍給全部得罪。”將帥的意見未必就不會不大,但軍士內心的抵觸將會有多大可想而知。
定王殿下的恩師雖想到了邊軍會有情緒的問題,但未明確說出,卻被另一位掌表啟書疏的記室參軍褚士鈺給點明了。
沒有等到想要的答案,定王殿下劍眉微蹙,他沉聲道:
“可行與不可行這個不必議,提本王肯定是要跟父皇提,叫眾位過來是商議何時提怎么提,而不是提還是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