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才剛傳出這樣的謠言,你就讓兒子定親,這不是明晃晃地告訴眾人,你兒子這是心虛想要欲蓋彌彰么?”
這臭小子,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算了算了,暫時看來也不是什么大事,明日觀陛下態度再說吧。
定邊侯府
與雷聲大,雨點沒落一滴的逍遙王相比,池明軒的父親定邊侯差一點就命人揍他兒子一頓了。
得虧池老侯爺到的及時,池明軒才免受了一頓暴打。
挨打是避免了,可池明軒被他父親二話不說給關去了祠堂,勒令不抄完百遍家訓不許出祠堂半步。
對此,池老侯爺再未多說什么,只悄悄計劃著,怎么避開他兒子,給他最寶貝的大孫子送好吃的進去。
至于家訓,他就不找人幫他抄了,反正只有千余字……
呃,家訓雖只千余字,可一百遍下來那可就成十萬多字了,大孫子,自求多福吧!
就只當為大孫子鍛煉腕力了吧。
反正,抄寫家訓這事只能大孫子親自完成,否則,被他那個較真的兒子發現,怕是會想別的更狠的辦法,加重對他大孫子的懲罰。
兒子教訓他兒子,池老侯爺嘴上沒說什么,可內心里只覺大孫子這頓罰受的夠冤。
大孫子這溫和的性子,才將那些個家伙揍了一頓扔到京兆府大牢而已。
換成他年輕的時候,誰若膽敢這么欺負他,欺負他的恩人,豈能這么溫和的收場?
京兆府大牢進氣少出氣多,渾身上下無一處不疼的那些個家伙,若知道池老侯爺這話,肯定會被噎吐血。
老侯爺,您摸著良心說這溫和嗎?真的溫和嗎?
不知道老父親對他的處罰極不認同的定邊侯,注視著書房里懸掛著的一副容顏絕美,英氣逼人的女子畫像,良久未動一下。
他們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是不是真該早日讓他完婚了?
明日,他還得主動替那個臭小子向陛下請罪,但愿這些個亂七八糟的流言不會給定王妃帶去太多麻煩。
人家救了他們的兒子,尚未報答,倒先被利用連累,定邊侯心里著實有些過意不去。
毓秀宮
兒媳婦又被傳了這種令她兒子難堪至極的謠言,毓秀宮中的淑妃娘娘都快被氣死了。
更令她生氣的是,兒子居然還興師動眾地為那樣不安分的兒媳撐腰,她都恨不得立刻把兒子叫進宮狠狠地訓斥一頓。
還有皇上,不知道為何,總是偏向云氏,使得她就是想要數落云氏都不敢。
誰讓她有個好侄女,令她沒法在皇上面前抬頭呢?
淑妃生著悶氣,后宮中其他妃嬪也都在議論著坊間新傳入宮中的這則傳聞,有幸災樂禍的,有不齒的,亦有漠不關心的。
毫無例外,但凡跟定王妃作風有關的負面流言,總會影響到永寧伯府,尤其是伯府的幾位姑娘,即便是出嫁了的,也不例外。
不過鑒于定王妃的此類流言被傳的過于頻繁,且,看得出定王妃此人非常護短,這一次,伯府大姑娘和三姑娘雖在婆家收到了某些妯娌或者下人異樣眼神,但也僅限于此了。
至少,她們的婆婆和夫君都并未拿此說事。
因定王妃救了她們府上的大孫子,故,二姑娘所在的候府眾人態度十分明朗,除了少數極端守舊的婆子竊竊私語外,再無人亂說什么,更沒誰敢給云錦繡這位二少夫人半分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