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一事,皇帝親自盯著,又動了龍衛,不到兩天,散布謠言的幕后黑手被齊齊揪出,刑部和京兆府、大理寺也都各查到了些眉目,但終究沒有龍衛查的徹底。
當龍衛將證據和黑手名單呈給天子,天子過目后不由震怒。
他立即宣了刑部尚書、京兆府尹以及大理寺卿進宮,將龍衛呈上的東西全部交給了他們,沉著臉令他們立刻處理。
皇帝的怒意不要太明顯,三位也稱得上是朝中大佬,可愣是沒敢當著帝王的面翻閱。
他們仨捧著東西躬身退下,一刻也沒停的一起回到了刑部府衙。
三位大佬決定,主戰場就定在刑部。
很快,收到消息的京兆府尹和大理寺卿的得力干將帶著他們的調查結果亦到了刑部。
其他人都在細細閱卷核對證據,而抓捕嫌疑分子的名單,則被甩給了京兆府尹的得力干將傅雁冰。
皇帝令他們查謠言源頭,剛開始時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都是一頭霧水,絲毫沒有方向,還是問過京兆府尹后才開了竅的。
京兆府尹之所以在第一時間猜出了問題所在找準了方向,定王妃之前曾三番四次被造謠的因素有之,跟定王妃曾多次打交道之故亦有之。
京兆府少尹傅雁冰始終惦記著定王妃搭救他表弟之恩,故,對于抓捕造謠者這一差事領的不要太積極。
請證人的任務,則交給了刑部差役。
抓人的都開始行動了,京兆府尹、刑部尚書、大理寺卿等才開始了交叉閱卷。
眾位官員都十分用心,天子的怒氣他們可還沒忘,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掉鏈子。
此次的調查秘密而迅速,故,傅雁冰帶人到了某些場所,某些府邸進行抓捕時,許多人都尚未反應過來,進到永昌伯府亦是如此。
見傅雁冰帶著京兆府、刑部以及大理寺聯合出具的抓捕文書闖了進來,永寧伯和幾位公子都不在,守門小廝只好趕緊地去找了管家。
聽到京兆府的人上門抓人,管家心下一驚,他匆匆往門口趕去,半道上,就跟傅雁冰一行遇上了。
他立刻上前道:“傅少尹,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誤會?”
對一再跟定王妃過不去的永昌伯府,傅雁冰半點好感都沒有。莫說一個管家冒出來攔路,就是永昌伯親至也休想他能有個好臉。
他冷冷地道:
“誤會,有什么誤會去到刑部再說吧。陳東,帶人去抓管家薛二,李卓,帶人去后院抓永昌伯夫人。”
攔住傅雁冰的是大管家,薛二是永昌伯府的二管家。
一聽傅雁冰要抓的人還有他們夫人,魯大管家只覺手腳發軟。
夫人做過什么,身為府上大管家的他不是不知,可被官差給沖進后院抓走,那伯府的名聲可就徹底完了。
但傅雁冰持官府文書上門抓人,他一個管家能怎樣?
不能怎樣也得先爭取阻攔一會兒,說不定伯爺一會兒就能回來,能有所轉圜呢?
魯管家硬著頭皮道:
“傅少尹,我們夫人是女眷,你派男子去后院抓捕,怕是不怎么妥當吧?”
“嗯,本少尹也覺不太妥,若你們夫人能為了貴府其他女眷的名聲,主動走出到前院來,本少尹倒可以不去后院叨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