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悶悶地表示,他自始至終從來都沒想過株連淑妃,水崇懿可以不必過于腦補。
但此時不想見淑妃也是真的。
“江文,叫淑妃回去。”
“是!”
江文領命而出,快步往淑妃跟前走了走,行過禮后低聲勸道:“娘娘,陛下盛怒,您還是先回毓秀宮吧。”
見淑妃還要說什么,江文搖了搖頭繼續道:
“淑妃娘娘,陛下的脾氣您是知道的,陛下暫時不想見您,您若硬闖,只會惹得陛下更生氣,不知回去等消息的好。”
陛下原本對幾個兒子都挺不錯,后來因為定王妃,對五殿下格外上心了些。
淑妃是五殿下的生母,江文揣測,永昌伯府此次的風波必不會累及她,自是樂意順水推舟般多勸幾句。
跟了陛下這么多年,陛下是何性情淑妃豈能不知,江文話已說到這個份上,她就是再擔憂母家也不能再待在這里了。
淑妃跟江文客氣了幾句帶著寶珍和寶絹靜靜退下,可回到毓秀宮的她根本就是坐立難安。
皇上昨日突然將兒子給調去了京郊六十里開外的西大營,是早就料到了什么,特意將君昊給支開的么?
她要不要派人把兒子叫回來?
不可,擅離職守是大罪,在軍中更是罪加一等,她若冒冒然的把兒子給叫回來,怕是會更加觸怒陛下。
可伯府里都是她的親人,她又豈能袖手旁觀,此事她到底能找誰幫忙呢?
太后?皇后?太子……
淑妃琢磨來琢磨去,琢磨了半天,竟發現此事除了她那平時最被她看不上眼的兒媳外,竟再無一人能幫的上。
因侄女作出的荒唐事,太后鐵定不會幫她。皇后不落井下石已算仁德了,至于其他妃嬪,一個個怕是巴不得看她笑話。
太子是賢德,可此事他不便出面,其他幾位殿下也一樣。
至于朝中其他大臣,她一個后宅妃嬪哪里會認得?
淑妃倒是也琢磨過以瑞王府、定邊侯府以及安國公府欠下她兒媳的恩情來請他們出面替伯府說情來著,可此事因她大嫂等人詆毀她兒媳所起,便是她開的了這個口,這幾個府上都不會相幫。
此案雖尚未說破,但到了現在,淑妃哪里猜不到所指的謠言詆毀系她兒媳懷孕一事。之所以能傳出那樣的謠言,怕是跟她大嫂有著莫大關系。
難怪那日老五臉上半絲喜色與期待都無,此時的她已顧不得失望不失望的,只想盡可能保住伯府。
淑妃想來想去,悲哀的發覺,只她兒媳最有資格跟皇上求情,畢竟此事因她被詆毀而起。
更重要的是,兒媳手里有陛下親賜的令牌,她豁出顏面去求,加上兒媳跟五侄子的交情,應該能求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