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究其本質,是為了懸壺濟世,而不是把它做成一門生意藏著掖著。
若達到濟世之能,必先修自身。修身,得有所修才可啊。
這個世界,之所以整個大陸的傳世神醫絕不會出雙掌之數,因重內部傳承,而輕取長補短,互通互商,共同研究占了很大因素。
各國顯然已經意識到這種門派之見造成的無法普世之弊,遂,基本于京中會設立太醫院這類為朝廷培養醫者隊伍的機構。
但,其內收藏的典籍,非太醫院醫者亦無權調閱。
長此以往,某些醫藥世家若是沒落,甚至失去繼承人強行斷絕,再若無典籍留下,那么,他們累世的研究的成果就會斷了傳承。
這對整個人類而言,絕對是莫大的損失。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對醫藥嚴重癡迷的云悠然小心臟不由有些隱隱抽疼。
她繼續道:“師父,若想整個大陸的醫者水平能有普遍的提高,就得調動醫藥各門各派各世家交流的積極性,打破門戶壁壘。
“而若想打破堅冰,至少得有人拋磚引玉,甚至是拋玉引磚,讓各醫藥門派和世家切實嘗到甜頭,方有可能打開冰山一角。”
云悠然覺得,各門各派敝帚自珍其實完全沒必要,兼容并蓄,不斷改良精進,才是長遠發展的基石。
各醫藥門派,根本就不必擔心典籍外傳會再導致自身再也無法立足。
相反,若大家皆取長補短,又不在同一片領域待著,只會發展的更好。
比如她的前世里,有那么多專門的綜合性醫學院培養醫學生,那么多公立的,私立的,或高級,或普通的醫院,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私人門診,沒見任何一家是因沒有病人給“餓”倒閉了的。
非但沒有如此,哪家醫療機構不是人滿為患?
在這個世界定然也一樣。
哪怕是空氣沒被污染,或者患病率低,但學醫的,以及醫藥門派和家族肯定也沒有現代那么多啊。
這個世界的從醫者,一般要么是祖傳,要么,是真的非常非常喜歡家里有支持的。
在這個農本位的世界里,主動選擇醫藥這個領域的,肯定不多,故,完全不必擔心被砸飯碗的問題。
小徒弟突然提出著書立說,這個童神醫還真從未想過。
他一生收藏也算甚豐,但性子偏于閑云野鶴,要他定下心來去整理典籍,或者去潛心修書,怕是做不到。
不過,這事他那個大徒弟肯定可以。
大徒弟當前的涉獵雖不及他廣泛,甚至,都比不得他的小徒弟,但認真推敲,整理流傳下來的醫藥典籍肯定能做好。
大徒弟,是能沉下心來的性子。
想到此,童神醫對他小徒弟建議道:
“小然,你這個想法很不錯。身為大夫,最根本的是治病救人。能力大的,救的人就多一些,能力不足者,或者條件所限者,相對救的就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