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只看了開頭幾頁,蕭君昊便已領悟了云悠然的意圖,他再次感嘆于王妃的深明大義。
與王妃相比,他似乎從未為百姓專門去做過什么,將這本冊子送回京中呈交給父皇一事,他定要盡快辦妥。
只是,好想將這冊原版留下怎么辦?
可若是找人謄抄出一份來,怕是會失了原汁原味,真是糾結。
罷了,還是將原冊原模原樣地送去京中吧,到時,按著王妃的字跡和畫面以及這種簡單明了的標注風格做出來,定然能廣受歡迎,從而能惠及更多的人。
“王妃放心,明日我就讓暗衛送去京中。快到春節了,不知王妃打算在神醫谷待多久?”
說到這個,云悠然的心情都不一樣了,她微笑著道:
“你剛剛不是說陛下同意我待在外面嗎,那我可能會在神醫谷多待些時日。神醫谷離天渡山不遠,送師父回去,我可能還會去天渡山去看外公和弟弟。
“你什么時候忙完要回京的時候提前給我傳個信,到時我直接從梧州返京,只要不晚于你到京城,陛下應該就不會怪我吧?”
蕭君昊:“……”他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著自己的腳了?
他明明說的是父皇同意王妃留在桐城的啊,怎么就被王妃給發散式理解了遠至千里之外了呢?
不過,要真追究桐城和天渡山、神醫谷的區別,還真沒法究。他總不能說他父皇只同意王妃陪他,不會同意人家陪師父、外公還有弟弟吧?
這還不是最令他郁悶的,一想到他被公務綁在桐城,而鐘二郎和池明軒這兩個家伙居然因公務可以一直陪著王妃,他都郁悶的恨不得立刻去找鐘二郎打一架。
至于為什么不去找池明軒打架,只因不熟。
若池明軒知道這一茬,定會慶幸不熟也有不熟的好處,至少不會被當成出氣筒。
很快,蕭君昊找了個角度,很委婉地跟云悠然道:
“王妃,鐘二郎和池明軒怕是待不了太久。若他們返京,你又不想同他們一道回去時,可以來桐城。”
云悠然頗為認同地道:
“嗯,二表哥和池明軒都領著朝廷差事,可能很快就會收到催歸的信。而且,皇后還惦記著給她侄子議親,他倆怕是真待不了多久。到時再看吧。”
見王妃的態度有所松動,蕭君昊見好就收,又拐了個彎道:
“王妃說的是,不過若是他們一時不必回去,我這邊要是結束的早,就去梧州拜見外公,順便去接你。”
要這么麻煩嗎?
“蕭君昊,自此處去天渡山或神醫谷,跟返京的距離其實差不了多少,你確定要繞那么大一個彎兒?”
確定,太確定了。王妃好不容易回趟天渡山,定然想多待些時日。
為了能早早去接王妃,他定要盡快辦妥這邊的差事。
一想到不久的將來能跟王妃一道漫步數千里,蕭君昊就止不住地期待。
“看你們的模樣,應該趕路很急很辛苦吧,要不要早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