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長樂宮
自定王妃回京,后宮再未被太后罰抄經書,加之,眾妃嬪不再時不時地出幺蛾子,上陽皇后覺得終于緩過勁兒來了。
聽說今年的使臣來的格外多,就將兒子叫了來,想要叮囑幾句:
“太子,使臣的事你多操些心,以免人多鬧出什么亂子。”
太子頷首道:“母后放心,使臣來的雖多,但大都有求于上陽,就算有沖突,也不會鬧得太大。
“倒是母后,籌備宮筵很是繁瑣,不如分攤出去,別太累了。”
說起分攤,太子不由想到了太子妃。
自打太子妃學著定王妃,將東宮庶務給分攤出去后,東宮自此一片和諧,再也沒因瑣事煩擾過他。
皇后笑著道:“這還用你說,宮筵之事,母后早已交給了貴妃、德妃她們,否則,這會兒哪有時間叫你過來說話?”
原以為交給四妃正好稱了她們的心,以往不是都想著法兒地爭來爭去嗎?
可誰知,四妃也學會了偷懶,剛接到手,就分給了昭儀她們,只每日派幾個監督的,再給她報報賬了事!
昭儀、昭容幾個倒也不負所望,打理的井井有條,比四妃還頂事。
罷了,只要能將宮筵諸事辦妥,誰去實際打理又有何要緊?騰出時間,多保養保養,不比勞神費力的好?
以往,她怎么就這么的想不通呢?
好在,現在想通還來得及。
見他母后的面色很好,情緒也不錯,太子心下高興,剛想說些什么,他母后卻先開口了:
“你剛剛說各國使臣有求于上陽,可是跟定王妃主持的醫典編撰有關?”
太子點了點頭,道:“這是其一,應該還跟可燃石礦,以及邊境互市等有關。”
皇后眼眸逐漸深邃,她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方道:
“說起來,邊境互市還是老五最先提出的。可燃石礦,醫典編撰又都跟定王妃有關。
“老五如何,那是你們兄弟之間的事。
“定王妃不足雙十,在上陽乃至周邊諸國的聲望已無幾人可及。這些,都是她憑真本事得的。
“太子,定王妃醉心醫術,毫不藏私;無心權術,是真心想為民眾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對于這樣的人,該以國士待之,你,明白嗎?”
過去的一年多里,皇后算是慢慢看明白了,有些人,生來就跟別人不同,不能以常理度之。
太子的幾個兄弟,或許會各懷心思。但定王妃此人,坦坦蕩蕩,完全不必提防。
淑妃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有這么一個兒媳,她還在不滿什么?
只要她愿意放下身段,好好跟兒媳婦說說,就沖陛下對定王妃的看重,她娘家的事早都解決了,哪還需要舉家離京?
坐于旁側的太子,是真沒想到,他母后對定王妃竟也如此看重。
他隱隱感覺出母后這段時間有了些許變化,但沒想到變化如此的大。
“母后所言極是,兒臣謹遵母后教誨!”
“不必跟母后說這些虛的,你得自己心下有數。今日找你過來,還有一件事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