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龍國移動憑借的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龍國飛信,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通訊公司。那么,這時候就有人要問了,早已占據市場的龍國飛信,為什么在后來的發展中被淘汰下來,并且如今銷聲匿跡呢?
很多研究龍國通訊市場的學者對此做過大量的分析。
從上個世紀開始,龍國就開始針對互聯網方面作出相關研究,3G成為了當時最主流的無線技術。
而龍國飛信,正是龍國移動在3G的基礎上所創建的社交平臺,在那之前,國內并沒有系統的社交平臺,所以龍國飛信一經推出,就成為了龍國當時最受關注的社交平臺。
雖然當時鵝廠推出了Q聊這一軟件,并且憑借著自己收費低的優點,成為了大眾經常使用的軟件之一,但那時的鵝廠,只不過是一個小公司,抄襲4399起家,而移動憑借通訊這一業務,已經在龍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人們對于老牌公司的信任度,是遠遠高于剛剛興起的互聯網公司的,并且在資金上,移動所投入的也要遠遠高于鵝廠當時在Q聊方面投入的資金。
不僅如此,移動作為通訊公司,在當時的互聯網技術應用方面的成熟度,也比當時如同新生兒一般的鵝廠要成熟得多,所以它在軟件開發質量上比鵝廠要更加穩定。
所以,明明是同一時段推出的互聯網社交平臺,當時的龍國飛信并沒有受到Q聊太大的影響。
但是龍國飛信在后來的發展中卻因為一些原因,將Q聊作為自己在社交平臺發展上的最大對手。
兩家公司所研發的社交平臺,在功能上出現了“撞車”,當時的Q聊還沒有現在這么多復雜的功能,只能滿足在互聯網基礎上實現語音通訊這個功能,以及普通的收發信息;而當時的龍國飛信在功能方面也是將即時的語音通訊作為自己的主要功能。
但當時鵝廠Q聊雖然擁有著和龍國飛信同樣的功能,但是卻并沒有擁有大量市場,準確來說就是被當時的龍國飛信給“擠”了下去。
而龍國飛信,通過它的王牌功能免費發送短信一度將鵝廠Q聊逼死。
當初發短信一條1毛錢,看似不貴,但聊嗨了十多塊就沒有了。
飛信首先是免費的,這對于絕大部分用戶來說,都是可以使毫無顧慮使用的存在。其次,就是這項功能的推出完美地迎合了當時人們對于通訊的需求。
畢竟所謂的市場是人創造的,用戶多少是決定產品在市場份額中占比的關鍵。
用戶的數量也是根據是否能夠接受并且喜歡使用這個產品而決定的,當時的龍國飛信就是利用自身的特點,贏得了用戶的支持,成為了當時通訊市場中最大份額的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