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然抬眸看向李長安,神色有點冷。
“你是想考臨城五中吧?”
李長安神情微頓,有些驚訝,嘲諷看她,“看不出來,你還知道臨城五中。我以為,你那腦袋就是放在上面當個擺設。”
寧然沒在意他的話,語氣淡淡的。
“如果我是你,在這最后一年,就會老老實實學習讀書,誰也不招惹,尤其,別來招惹我。”
一般而言,在縣里上初中的學生,中考后,基本上都會升入鎮上其附屬高中。
比如寧然現在就讀的這所初中,名為第三附屬中學,其實就是鎮上三中的附屬初中,學生畢業后,大都會直接進入三中繼續念高中。
只有那些學習成績非常優異,中考考出個極為難得的分數,又非常優秀的人,才會想到省城的高中。
因為省城高中與鎮上高中不同,無論是從哪個方面講,條件都是百里挑一,實力非常過硬,在省城高中出來的人,單憑成績而言,基本都能考一個很好的大學,相比之下,小鎮小城的升學率就非常可憐了。
但是,省城不是一般小鎮縣城能比,也是有道理的,省城不但經濟發達,有高樓大廈,生活條件好,經濟水平也高,導致花錢的地方特別多。
故而,一般農村人家的學生,就算成績優秀的過分,足以被省城高中注意,也基本沒有經濟條件可以支付高昂的學費與生活費。
這其中,屬臨城五中是翹楚中的翹楚。
先不提高昂的學費,眾所周知,臨城五中是所名校。
不但是名校,還是所百年老校,更是前些年鬧革命那段時間之后,少數的沒有被影響太嚴重的學校之一。
這么些年來,臨城五中一向以升學率最高而聞名,出過很多名牌大學的好苗子。
最多的那一屆,五中院士班有超過大半的人進了國家頂級學府。
比如北大。
再比如清華。
憑借這個,五中一直在臨城所有高中里脫穎而出,入學錄取分數線節節升高,年年都被評選為重點高中,就是和附近幾個省城里相比,臨城五中也不遜色,矚目得很。
可想而知,臨城五中有多么的優秀出名。
而且,無論是教師資源,師資力量,還是學生質量,教學底蘊,亦或是背后的靠山,都是沒話說,一比一的強大。
這樣的名校,自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進的,門檻高,招生極其嚴格。
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進臨城五中。
李長安聽完寧然的話,露出荒謬的神色,不可思議的看著寧然。
“你怎么……這么看得起你自己?”
寧然面色不改。
李長安看著她,被氣笑了,頓時就想動手。
這個時候,學校里基本上沒什么人呢,可不就是動手的好時候?
但李長安的這個想法還沒付諸行動,身后突然有道聲音響了起來。
“長安,不是叫你去教務處嗎?這么停這兒了?”
李長安神色頓變,瞬間收回了那副狠厲模樣,變臉速度看的寧然都想拍手叫好。
不遠處,一個中年婦女正朝他們走過來。
李長安順勢轉身,叫了一聲,“媽。”
寧然也借機看了個清楚。
那正是李長安的母親,寧水村支書的妻子,文成秀。
今天是她送自家兒子來學校辦手續的。
文成秀懷里還抱著一摞書,衣著整齊干凈,看著很有知識分子的味道。
她走過來,本來是想跟李長安說話,結果一轉眼就看見了寧然,頓時一愣。
“這是?”
李長安哦了聲,從善如流的走近一步,“媽,你忘了,這不是寧爺爺家的寧然嗎?”
寧然微微皺眉,直接退后一步。
嫌惡之情溢于言表。
李長安面上的表情差點維持不住。
文成秀沒注意,一聽李長安說是寧然,再看寧然時,多看了幾眼,連忙走過去。
“哎呀,是寧然啊,多日不見,像變了個人似的。”
寧然禮貌的頷首,“文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