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想要頂替傅采林成為奕劍閣的新主人,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從武功上來說,傅采林是天下三大宗師之一,妥妥的武力天花板之一。
雖說這個天花板因為韓琛的緣故,已經開始有了繼續往上提高的趨勢,但就目前而言,三大宗師依舊是這個世界的武力天花板之一。
除了武功,傅采林在高句麗還有著神明一般的崇高聲望。
不!
這已經不是聲望能形容的了,而是信仰一般的存在。
在那些高句麗人心中,傅采林就是神!
韓琛以前在中原雖然也有著陸地神仙的名頭,但遠遠無法跟高句麗人心中的傅采林相比。
就這樣說吧!
如果傅采林表現出想要成為高句麗王的想法,那么第二天,高句麗人和朝中的大臣就會將現在的高句麗王綁到他的面前。
只要他想要改朝換代,整個高句麗的皇室瞬間就會改成姓傅的。
這種已經近乎盲目信仰一般的崇高聲望,是韓琛無論如何都無法取代的。
不過,事在人為。
傅采林雖然在高句麗人心中有著極其崇高的聲望,但想要取代他成為奕劍閣的新主人,還是有辦法的。
血腥暴力雖然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但只要砍的人頭夠多,一樣能起到強行壓制的效果。
只不過這樣一來,高句麗尸橫遍野的情況就絕對無法避免了。
更重要的是,使用這種方法取代傅采林,不管怎樣,都會埋下復仇的種子,指不定什么時候,這顆小小的復仇種子,就會成長為一顆參天巨樹。
如非必要,韓琛也不會采取這種簡單粗暴的一刀砍做法。
畢竟,他也不是什么以殺人為樂的暴君。
傅君婥沒有再理會韓琛。
因為她怕自己再說下去,真的會忍不住拿劍捅死韓琛。
只見她雙腿輕輕一夾馬腹,駕馭著駿馬小跑了出去,連跟韓琛并排而行都不愿意。
當傅君婥跑到前面去后,韓琛并沒有騎馬追上去,而是維持著原本的速度。
調戲一下傅君婥雖然蠻有意思的,但差不多就行了。
一下子就刺激的太過分了,不利于后面的發展。
傅君婥在前面帶著路,韓琛騎著馬走在馬車前面,尚秀芳等人則坐在馬上跟在韓琛身后。
或許是因為馬車上掛上了大明旗幟的緣故,前往城池的路上,不斷有高句麗人投來不善的目光。
他們雖然不認識大明的旗幟,但他們知道,這種旗幟是中原的風格。
不過,當他們看到馬車車身上的奕劍閣標志后,他們臉上的不善就迅速轉變成了恭敬,并且朝著馬車微微鞠躬。
還真是一個喜歡鞠躬的民族啊!
韓琛沒有理會路上遇見的這些高句麗人,直接無視了他們。
只要他們不上來攔路,或者出言挑釁,他也懶得理他們。
就這樣,他們一行人來到了位于奕劍閣山腳下不遠的城池中。
雖說都是城池,而且高句麗的城池風格還有著很明顯的中原建筑風格。
但跟中原的城池相比起來,這個城池顯得有些太小氣了一些。
別說跟洛陽、揚州、長安這三大都城相比,就算是余杭和竟陵這些城池,看起來也要比面前的這個高句麗城池高大威嚴不少。
只有一兩丈高的低矮城墻就不說了,就連城門跟官道都要小很多。
洛陽的官道,足以讓八到十架馬車并排而行。
而這里,頂多就只能兩架并行。
或許是傅君婥提前打好了招呼,也有可能是奕劍閣的標志起了作用。
入城時,韓琛一行人沒有任何的阻攔。
沒有檢驗,沒有收稅,他們就這樣暢通無阻的進到了城內。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韓琛來到這個世界后,第一次來到其他國家的城池。
從這個城池的地理位置來看,這座城池在高句麗的經濟地位和戰略地位應該不會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