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結束咆哮后,精神略微放松了點,疲憊感襲來,渾身乏力。
首先在剛才的激戰中,哥斯拉受到了利維坦多次沖擊,尤其是胸肋那個部位還被狠狠咬了一下,不僅皮肉受傷,內部的骨骼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恢復需要一些時間。
其次就是過度使用原子反應堆雛形,畢竟是沒有徹底成型的器官,過度消耗帶來的負擔相當大。
尤其是還連續使用了兩次原子吐息,哥斯拉明顯感覺到身體就像是被掏空了一般,想要恢復能量同樣需要一定的時間。
最主要的還是讓原子反應堆雛形得到休息,恢復一下剛剛過載產生的損耗。
那么恢復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呢?
當然就是吃!
說白了,利維坦就是一個“海鮮拼盤”,一看就是一頓完美的海鮮大餐,哥斯拉自然不會放過。
抓起利維坦的尸體直接啃了起來,哥斯拉通過這種以戰養戰的方式補充能量還是相當不錯的。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吞噬了“泰坦巨獸”之后有一定的概率完成進化,讓自己的能力更加完善,原子反應堆雛形就幫了哥斯拉很大的忙。
花了一段時間,哥斯拉終于將利維坦整個兒吃完了,比起瑪士撒拉來說,利維坦的身板小了不少,但人家屬于海鮮,味道就是好,蛋白質含量高你羨慕不來的(滑稽保命)。
哥斯拉身體上的傷倒是問題不大,自愈能力超強的它,只需要一點點時間便可以恢復。
(大概也就幾年時間吧,畢竟現在這只哥斯拉并沒有G細胞這么BT的東西。)
然后就是原子反應堆雛形的修復,這個是在哥斯拉的體內,而且由于存在的形式比較特別,所以恢復起來比較麻煩。
首先需要的就是擁有大量輻射的地方,現在對于哥斯拉而言,輻射并不是什么沒有用的東西,而是一種很好的營養品,吸收高濃度的輻射對于它來說,可以更好地讓原子反應堆雛形穩固并且完成最終的成型。
“……”
哥斯拉稍微感應了一下周圍的波動,很快發現了有一處地方透露出很高的輻射指數。
自從產生了原子反應堆雛形之后,哥斯拉對輻射的感應相當敏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生物本能地進化。
一甩尾巴,哥斯拉徑直朝著輻射產生的地方游去。
當哥斯拉來到目的地時才發現這里正好就是利維坦之前居住的深海裂谷,下方一片漆黑,如果不是哥斯拉水中依然擁有不俗的視力,真就變成睜眼瞎了。
不過利維坦都已經被干掉了,哥斯拉還有何懼?
沒有太多的思考,哥斯拉一頭扎進這道裂谷當中,去尋找輻射的源頭。
裂谷很深,以哥斯拉的游行速度依然花了不少時間。
隨著哥斯拉不斷深入,發現裂谷深處還有玄機,這里很明顯是不穩定地帶,也有可能是板塊之間的交界處,下方是流淌的海底熔巖,暗紅色的光芒照耀了周圍。
溫度和輻射濃度在這里達到了最高點,確實有利于哥斯拉的吸收和恢復。
這確實是一個不二的休息地點,在這里絕對可以加速恢復哥斯拉的傷勢,以及原子反應堆雛形的修復。
但哥斯拉還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它并不是魚類,屬于兩棲類,因此還是需要呼吸新鮮的氧氣,之前的大戰已經消耗完所有儲備的氧氣,所以……
等等,已經消耗完所有的氧氣,那現在為什么哥斯拉還若無其事地在海底深處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