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黑霧究竟從何而來”的討論一直都沒有停過,而身先士卒的前鋒軍團研究者,往往是提供數據和研究結論的同時,不斷懷疑和否定自己。
總部基地頂樓的會議室里,相關科研小組正在復盤影像,議論聲很少,眾人不約而同地沉默。
屏幕上正在播放的是17號深藍中間人的探測器畫面,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已經翻來覆去看了兩個小時。
這是前鋒軍團目前最珍貴的錄制影像,也許是得益于深紅眼瞳的優勢,秦悟的探測器畫面甚至比偵預小隊的更加穩定且清晰。
換句話說,秦悟提供的畫面,更特別。
畫面比其他現場影響更亮,有的地方亮得完全曝光,但第六節點城的街道、建筑和失控的人群全部沒有失真,反而很清楚。
在一片混亂不清的聲音中,能聽到精確到秒的“噠”、“噠”聲,從視頻開始到結束,幾乎沒有誤差。
黑霧出現的頻率很不穩定,所以一些畫面斷斷續續的,秦悟在極短的時間內鎖定了它們,并迅速前進。
場景切換的太快,偶爾出現幾幀閃動,經過處理后,以圖片的形式被展示在大屏幕上。
“這些畫面明顯不屬于五號大街。童童,調過監控了嗎?”
“嗯,這一幀畫面里能看到一個標志性建筑,左上角這個尖尖,是當地最大的教堂,與17號所處位置隔了大半個城市。”
童映微放大畫面,并調出另外一張監控截圖,滿身的疲憊。
她在中央圖書館里泡了三天,翻遍了歷史至今的所有資料,只想查證深紅眼瞳,或是說秦悟這類天才的記載。
反復對比五號大街和教堂的位置,相隔七八個街區,中間遮擋物很多,根本不可能靠肉眼直接觀看到。
“所以有沒有可能是秦悟想象的畫面?”
嘩然,觀點未得到任何人認可。
黑霧探測器的原理,是利用黑霧提取物作為引力源,將人作為雷達,只會對暴動的黑霧產生反應,并不能直接顯示佩戴者腦補的畫面......
所以只可能是秦悟看到的。
梅恩望著屏幕上有些模糊的放大畫面,腦海里閃過一些大膽的想法,頓了一下才補充道:“說不定這是他自己的勘測方式......”
在距離她不遠處的位置上,童映微明顯興奮了一下。
“李科長這么一說......我想到了。其實17號在任務過程中,一直是通過主觀引導我們調查來著。”
說著,她舉了一個邏輯例子,“鳥雀準確找到自己巢穴的位置,是因為它們飛得高,看得事物更多,它們眼里,城市本就是一張地圖,只需要選擇一處落腳。”
“而我們繪制地圖,往往沒那么容易,需要實地考察,測量距離,計算比例尺......”
“所以說不定17號的視角,跟我們完全不一樣。”
“他能鳥瞰世界?”
“他能鳥瞰世界!”
“......!”
眾人對童映微的答案又是一片嘩然。
梅恩·李臉上的冷靜,卻感染了現場所有分析人員,縱使自己也明顯被這一結論驚到,但她是科研團隊的領頭人,對任何新進展,都必須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
“繼續做畫面分析。”
“是。”
童映微的意思,是這樣:“視角”,視角是關鍵,如果每個人都能像猜想中那樣,站在鳥背上向下俯瞰世界,獲取信息,并一直延續到現在的話,現在人們的衣食住行,文明的呈現形式,科技體系,都不會是現在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