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顧晨,黃泉帶著已經做好的金屬絲。每根細絲都被分成了數股,里面帶著合金銀和傳遞光射信號的玻璃微絲纖維。
電阻值低到0.002歐姆平方毫米每米。可以說在一米以內。整根金屬絲的電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實驗室里,簡單試做的金屬絲被接在整個組織塊上。
比人體微大一點的電流通過另一端傳入組織塊上,另一端接在特制的電波電流信號放大儀。在沉默幾秒后。電腦程序顯示正在分析,然后一萬多個的信號組出現。
設置的查重程序將程序大致分成了幾個大部分。紅細胞,白細胞,肌細胞,神經細胞,脂肪粒……一塊肉總體的細胞信號都被分離出來。
“成功了,居然真的成功了,不可思議,僅僅只是換了一根導線,為什么就能獲得這么強的導電性?”
生物教授喃喃自語著。
“之前的導線不僅電阻大將大部分電波都給消耗了,而且光子信號沒有接收的途徑,新的導線里面有幾千根10nm粗的導線結合(1mm等于100萬nm)。”
黃泉說的東西生物教授這種只懂使用器械研究的人是不懂的,但如果現在這條線擺在米國。分析得出所有材料但是就是做不出來的米國一定會捶頭頓足,以頭搶地,還難受得一匹。
“好了,你們繼續記錄這些信號。”
以人類的科技發展,沒有黃泉的情況下,四十年應該可以搞出這種精密的3D原子重組打印機。而有他的情況下。華國至少已經可以領先40年了。只是華國還不知道罷了。
相關的技術還需要時間來慢慢釋放,就像特種鋼的資料一樣。
安排完的黃泉離開了實驗室,繼續去圖書館翻書裝B。
“帥哥,你又來啦?”
正在物理區拉著拖車將書放回的芳雪,看到了角落又在光速看書的黃泉。
“就看看書,你忙你忙”
黃泉繼續翻著。想了想又掏出手機。
“不同的地方見了三次,上次忘了說,加個微信吧,我們還挺有緣的”
黃泉倒是沒有以別人幫過自己,方便感謝為由加,這種方式很作死。別人女生只會下意識的說不用不用。
芳雪聽了他的話。思索了一下。覺得也確實挺有緣的。一個城市這么大,兩千萬以上的人,能同時在不同的地方遇到。
“好啊,我給你寫。”
從胸口摘下筆,將給有些標簽掉了的書歸類的便利貼,撕了一張寫上自己的微信號遞給了黃泉。
“那你先忙,這邊不方便影響你工作,我們回聊。”
黃泉拿過貼紙說道。看著妹子繼續拉著靜音拖車,將書一本本的放在歸類的地方。又轉角去了擋住視線的區域。
屏幕閃過發送成功的提示。黃泉埋頭繼續看起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