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米/秒
50千米/秒
100千米/秒
120千米/秒-極限速度
也就是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當初凌霄級第一次發射居然不是全速,難怪當初在進入同步軌道的時候,火箭居然會播報進入減速。
地月距離為38萬公里,僅僅不到一個小時,飛船就已經飛到了地月最近距離,3月初剛好是白天出月亮的時候。
航天局早就已經進行了計算。以當前速度只需要向太平洋方向再飛行一分鐘左右,不到五千公里,就能親密接觸月球。
在偏離九泉一段位置的九泉上空,火箭開始了勻速減速,然后調整角度后飛向月球,實時畫面上,半小時后,月球近在咫尺。
“衛星已接近月球同步軌道,正在進行降落前減速,繞月飛行開啟。”
量子通信的同步畫面中,月球的樣貌纖毫畢現,第一次看到這么清晰的月球,全球關注的網友都在驚嘆,要知道就算漂亮國的衛星,也做不到這個程度的實時傳播。
這種和模擬傳播,馬賽克畫質直播完全不同的的視頻體驗,纖毫畢現的環形山月面,路過漂亮國基地的時候,鏡頭變焦自動拉向他們。
月面漂亮國基地,已經簡單蓋好的臨時住所,一個個拼接板房一樣的房間連接在一塊,形成一個看起來簡陋,實際上卻是可以說截止今天,人類投入最大的地外設施。
此時正在做著艙外實驗的漂亮國宇航員,接到了無線電消息,于是其他十七名宇航員也走出了實驗基地,眾人在地上靜靜的等待著。
燕京時間13:40,隨著空中飛過的6個流星一樣的火箭,細小的和星星一樣的,淡藍色的火焰劃過月球的天空,宇航員們向天空高興的揮了揮手,還有幾人激動的擁抱在一起。
他們并不是以為這是漂亮國火箭而高興,無線電已經將消息傳遞了過來,他們是在為整個人類高興,能被選為宇航員的,不會是完全的種族主義者,也許地球上他們會因為國國籍有所偏袒。
但在太空中,在月球上,在生死邊緣的無重力無空氣環境,所有人都拋棄了成見,他們是真心的在為有新人過來陪伴而高興。
隨著火箭的排列繞月飛行回到原點,六艘火箭開始分離,兩艘機器人火箭和兩艘物資火箭與動力段分離,然后開始調整角度,在距離漂亮國基地一千公里的地方設定落地點。
兩艘宇航員乘坐的飛船,則與脫離的動力段一起,進行著定點空中同步飛行。
火箭乘員艙,航天員們各自啟動了太空頭盔的虛擬現實功能。
登月火箭內的六十個機器人,眼睛同時都亮了起來,互相打量了一眼后,紛紛對攝像位置比劃了個ok手勢。
“各火箭匯報機器人連接狀態。”
“一號火箭全員正常連接”
“二號火箭全員正常連接”
…
18:00
“指揮中心,這里是地月遠程機器人先遣隊,我隊全員已經與機器人連接成功,人員乘坐火箭已轉交自動巡航模式。請求降落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