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太陽系飛行的,最小的也是三公里的星際戰艦,然后是十多公里得武裝礦運飛船,二十多公里的炎黃級武裝飛船,還有五艘五十五公里的炎黃級星際戰艦。
“十五年了,格雷文明還沒有來,估計是不來了吧?也許他們真的打道回府了?”
黃露在太空局日常的看著監控,從剛開始的緊張,到現在的例行公事,太陽系的奧爾特云平靜的就像最初的宇宙。
“可能嗎?就他們的試探態度,和語氣,可以看出在他們能到達的星域,只有地球合適碳基生命,而他們的母星不出所料的話,估計是廢了。
所以地球對于他們來說就是香餑餑,這個時候他們絕對還在路上,少的話,可能今天就出現他們的大部隊艦隊,多的話,可能再過十多年了就來。”
“老板,為什么不能友好呢?難道發現一個文明就非要壓制住對方?就像愛比蘭和地球一……,唉,智慧生命,也許注定了沒辦法和平共處”
自言自語的管家,還沒等黃泉回答,自己就又說出了一份答案。
“露露,我們發射到另外兩個方向的探測器已經快到了吧?”
“最后一個還有幾個月吧,根據探測器的反饋,HD4127恒星已經確定是恒星劇烈波動引發的大量電磁信號噴射。
不過巴納德星系的反饋還行,最近的信號波動越來越強烈,不過根據星系的行星圖來看,應該又是一顆非碳基生命恒星。”
接觸愛比蘭文明之前,根據蘭德爾文明的生物構成,黃泉覺得碳基生命應該才是唯一,但接觸了愛比蘭文明之后,這種觀點就改變了,所以現在再出現一個新的生命形式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信號強度這么強,不會是變形金剛吧?”
看著探測器發送回來的數據反饋,黃泉好奇的猜測,探測器采用了獨立運算邏輯,而且沒有攜帶任何地球的信息,最大化程度保護太陽系的安全。
“老板,太陽系的資源,按照我們現在的艦船制造計劃,預計再過一百年,就只剩木星和土星了,如果我們再對木星和土星的內核下手,估計太陽系就只剩地球火星和金星了。”
管家的話還真不是危言聳聽,新的艦船都在海王星和天王星建造,可動幾十公里的戰艦,一艘兩艘對于一顆行星還好。
十艘就能把一顆行星給挖個大坑,上百艘就能把海王星挖小一圈,而一個文明的發展,不可能只有那么一百艘幾十公里的飛船。
“盡量珍惜吧,也幸好原子能轉換技術成功,可以把任何物質通過電子價位的改變,融合成元素金屬,要不然現在已經沒得造了。”
到了星際戰艦這種程度,用鋼鐵和普通金屬材料來制造就是非常奢侈的。
反而是基本元素進行改造最具有可行性,否則的話,只需要一千艘炎黃級,就能把地球的鐵礦給消耗完。
所以黃泉才會向深空發射探測器,只要后續地球的空間跳躍技術獲得發展,就能迅速的向深空方向進擊,到時候無限的宇宙,文明終是少數,誰先走出深空,誰就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發射往巴納德星系的探測器,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探測器速度提高到了二分之一光速,在飛行了十二年后,到達了巴納德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