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進去以后,他可能不是最拔尖的那幾個人。
至少,沒有百分之一百的保證。
可是在天海大學武修系,胡威有信心,除了沈健以外,他就是最出色的那個。
看了沈健作為主角的那些宣傳資料,胡威察覺,天海大學武修系是真的想要大干一場,提升自身地位與影響力。
久不出山的何老院長親自帶本科生教學,是又一個明確信號。
這說明,不僅僅武修系本身,整個天海校方都有提升武修系的計劃。
如此一來,各種資源和校規方面的傾斜,也可以預期。
天海大學武修系想要振興,學生旗幟肯定不可能只有沈健一個。
所以胡威深信,在這里,他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天海大學武修系的水平比起元極、龍嶺等武道名校確實有所不如,但作為炎黃十大名校的底子擺在那里,整體實力其實也并不差。
而元極、龍嶺的武修系內部,最好的資源待遇,肯定也是供給最出類拔萃的天才。
胡威自問,有實力有資格爭一爭。
可是到底能不能爭到,卻是未知數。
但現在進了天海大學武修系,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他肯定是沈健以外第二個旗幟人物,天海大學一定會落力培養他。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說,相對較弱的教學水平和相對優厚的資源待遇,兩相抵消,影響不大。
但在校園里,人的地位和感官,那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說沈健……
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就好。
雖然被沈健搶走風頭,但胡威很快就重新調整好心情,笑著說道:“我沒有和沈健學長當面交手過,不過跟他動過手的人,都對他有很高評價。”
…………
隨著遠去,沈健耳邊漸漸聽不見人群談論自己的聲音。
他雖然認識胡威,但沒有興趣專門停下跟對方攀談。
老師希望自己在修練方面多提點對方,沈健并不排斥,但私下里有沒有交情就無所謂了。
就以往的印象而言,他們倆不是一路人。
當初那次中學生挑戰賽,在團體賽里,作為學校的核心主力,胡威的打法在沈健看來,其核心目標是凸顯胡威自己,而不是團隊勝利,比賽勝利。
羅西浩也是獨狼一匹,但為了勝利,阿酷同學不介意臟活累活一肩挑,扛起隊伍向前沖。
而胡威卻總在無形中,確保光鮮亮麗始終留給自己。
隊友,則是凸顯自己的陪襯。
在沈健看來,某種程度上來說,胡威跟燕冬雷是一個路數,不過沒有燕冬雷的統御力。
“倒是那個龐海,居然能在赤原雪山里獨自支撐四天時間,怎么做到的呢?”沈健走在路上,思緒飄飛到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