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龍老祖則跟沈健等人打過招呼后,帶著宋典先行返回京華城。
他的交際圈子,基本都在京華,和天海城少有來往。
倒是這位元嬰老祖對沈健的善意,天海眾人看在眼里,老師們倒還罷了,胡威等學生見到,難免更加艷羨。
天海大學,自然也有元嬰期老祖。
但那是校方的關系。
這些元嬰期老祖關照學生,是因為他們是天海的學生。
而盛龍老祖關照沈健,卻是沈健個人的關系,其中差別自然不用多說。
也就是劉承這樣幾乎等同于李主任入室弟子的人還好一些,跟李主任之間,相較于學校師生以外,一定程度上已經是他自己的關系。
但李主任畢竟不是元嬰期老祖。
金丹期巔峰的他未嘗沒機會結嬰,不過眼下肯定沒希望。
元嬰期同金丹期之間的差別,始終是客觀存在的。
在煉器、煉藥、民政、統御等方面,或許還沒那么大差別。
但武道修士這樣主要靠戰斗力來衡量的類別,境界實力的差距,對地位的高下之分影響非常直觀。
對盛龍道人本人來說,他是盛龍尊者還是盛龍老祖,帶來的變化再明顯不過。
至少如果他還是一位金丹期尊者的話,作為名校天海的學生,胡威等人不至于如此羨慕沈健。
在盛龍老祖師徒離開幾天之后,天海大學的師生,也踏上返校歸途。
他們這次進來,看似有些虎頭蛇尾,草草結束。
但李主任等教師,還算滿意。
突然事件固然讓他們原計劃的活動被迫中止,但事情本身,對這次進入雪山的學生,就是一重不錯的歷練。
難以模擬,難以重復。
這本身就最為難得,也正是他們這次進山的目標。
經歷非比尋常,更妙的是還沒有真的鬧出人命事故,李主任實在無法要求更多。
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話,那就是除了沈健、龐海以外,其他人大多只是旁觀,并沒有真的親身參與。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的大部分人卷進來,恐怕也無法做到一個都不少,活著出雪山了。
從這方面來講,李主任不得不感慨沈健的際遇。
在返回學校后,李主任等老師的主要工作,便是進一步磨練這些學生,讓他們從這次歷練中吸取經驗,真正獲得成長進步。
年底的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后,事實證明他們這一次歷練實習卓有成效。
天海大學武修系所有參加活動的學生,明顯都有從中受益。
本就是各個年級優中選優的人,期末考試成績出眾不足為奇,但眾人明顯將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期末考試后,便是新一年到來。
大家都能有個愉快的寒假,過一個好年。
而沈健則在期末考試結束后,便閉關潛修,連成績都沒有過問。
丹田中鼎爐內的靈火熊熊燃燒,熾烈旺盛,卻又顯得云淡風輕。
一切都水到渠成。
隨著鼎爐內第四朵靈火亮起,鼎爐表面第四道靈紋浮現,沈健修為成功更進一步,臻至筑基期第五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