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迎擊外敵,刀沖自己人的事情自然不會有。
但見死不救這種事,要是做的足夠隱蔽,事后很難查證追究。
舍己為人,幫戰友擋槍,自然感人肺腑。
但不幫忙擋槍,自然也不會被追究責任,除非明顯抗命,又或者故意推別人去幫自己擋槍,那自然另當別論。
流星號在司宇龍掌控下,時而高調,盡顯自身風采,展示自身實力。
但低調的時候,也甘心做綠葉,打下手,積極配合友軍攻勢。
有很大自主權的司宇龍,并不時時刻刻都爭當主角。
這自由,讓他有機會主動展示自己,但也會主動退下來配合戰友。
對戰局的敏銳觀察和準確判斷,讓他捕捉敵方戰機的同時,也能及時配合援護友軍。
于是一場大戰后,雖然還有很多人不滿司宇龍和流星號的特權,但大部分人在明面上還是能積極同流星號配合,同進同退。
沈健心中贊嘆之余,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羽行艦隊那邊。
者龍老祖出手,比司宇龍和流星號還要更加謹慎。
隱約看得出來,在炎黃有新的援軍抵達后,者龍出手更加慎重。
相信,他也在暗中觀察,小心提防。
從這個角度來看,者龍老祖也很清楚他比較招炎黃一方的仇恨。
雖然未必確定出手的人會是沈健,但者龍老祖在提防炎黃一方對他暗殺突襲。
沈健見狀,心中沉思。
如果對方想確保安全,那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躲起來不露面。
既然露面,總會有風險。
那么現在這模樣,說明羽行那邊或許也有準備,以者龍為誘餌,設計反殺炎黃這邊的刺客。
如此一來,自家似乎不應該再執著于刺殺者龍,硬往對方圈套里去撞。
針對其他羽行強者出手,效果可能更好。
擊沉一艘轟神級戰艦,對當前戰局的影響,可能比擊殺者龍還要更高。
但事情不能從單方面考慮。
誓要者龍這個屠殺的劊子手伏誅,意義更大。
不僅僅是對敵人的震懾,同時對于眼下苦戰支撐羽行這等強敵的炎黃聯邦本身,也有很高的宣傳作用。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
沈健自己很想要干掉者龍。
他不確定自家這邊的計劃方案,羽行聯邦和者龍老祖是否知道,知道多少。
但仍然決心,繼續將者龍作為第一目標。
當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能真傻乎乎把自己送進虎口里。
他要比猛虎更兇惡,也更沉著才行。
今日的大戰持續多時后,戰火終于漸漸消退。
勢均力敵,同時還沒有徹底決心分勝負的雙方,開始輪番將火線上的部隊替換下來休整,以便保持足夠的戰斗力。
流星號所在的部隊,先前就是替換了友軍。
眼下也輪到他們被另一批友軍替換下來休整。
維修損傷,并作補給之后,流星號又重新投入戰斗中。
沈健繼續隨流星號出航。